特斯拉起死回生要靠最大競爭對手? 日媒揭2大關鍵優勢

日媒指出,特斯拉要找出生存之道必須靠大陸。(圖/路透社)

儘管今年美國大型科技股表現依然搶眼,但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卻遠遠落後,今年來股價跌幅已超過30%。日媒分析指出,儘管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把大陸車企視爲強勁競爭對手,但其實靠着大陸的2項絕佳優勢,纔是特斯拉股價能夠起死回生的最大助力。

《日本經濟新聞》美洲總局記者堀田隆文撰文指出,隨着全球電動車市場成長放緩,特斯拉從2023年開始採取的削價競爭效果正在減弱,還對獲利產生負面影響,就連馬斯克定位爲成長動能來源的自動駕駛領域,也隨着在美中兩國共計超過360萬輛的駕駛輔助系統進行召回,損失了車主的信任。

報導中直言,想要讓特斯拉股價再次走回上漲的正途,或許就要看大陸。堀田隆文點出特斯拉可行的2大方向。其一就是從大陸基地出口。因爲儘管歐美市場成長明顯放緩,但大陸電動車市場預計仍繼續擴大。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廠的生產能力已達到每年95萬輛的規模,遠優於在美國的工廠。而且大陸正以內需爲引擎擴大出口,如果特斯拉能夠順應政策,將有望在新興市場打通出路。

另一點是在大陸建立的供應鏈。特斯拉高層曾指出,在大陸本地的採購率已達到95%以上,顯示特斯拉的供應鏈已經像本地製造商一樣紮根。而本地的供應鏈正是陸企得以壓低成本的原因。不過報導中指出,特斯拉現在正試圖在墨西哥打造新的供應鏈。

儘管馬斯克將陸企當成最大競爭對手,但日經報導做出的結論卻是,大陸培養起來的電動車業務實力正是特斯拉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