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密集推進混元應用 大模型落地競賽升級|聚焦

《科創板日報》5月18日訊(記者 張洋洋)今年以來,關於大模型業務,騰訊的動作明顯密集了許多。

5月17日,在騰訊雲生成式AI產業應用峰會上,騰訊公佈了關於混元大模型在研發、應用產品的系列進展。而就在這次發佈會的兩天前,騰訊剛剛全面開源自己的騰訊混元文生圖模型。

事實上,進入5月,在大模型這條賽道上,廠商們角逐的激烈程度有增無減:在國內,字節和阿里均在騰訊之前召開了大規模的發佈會,官宣自家大模型業務的系列進展;大洋彼岸,OpenAI和谷歌正面交鋒,多模態GPT-4o和Gemini 1.5 Pro的新版本先後亮相。

這裡的行業共識是,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大模型技術不斷提高,玩家們要面對的不僅是技術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如何更好落地,商業化覆蓋大模型高昂的訓練成本以及研發成本。

▍騰訊混元應用加速

相較於去年在大模型節奏上的不緊不慢,今年的騰訊顯然是更爲着急的。

本次發佈會,其一是正式發佈一站式AI智能體創作與分發平臺“騰訊元器”,用戶不僅可以在平臺上創建專屬AI智能體,使用騰訊官方的插件和知識庫,還能將這些智能體一鍵分發到QQ、微信客服、騰訊雲等渠道上。

其二是預告面向C端的混元大模型App“騰訊元寶”,將在5月30日發佈。

其三是混元大模型升級爲混合專家模型 (MoE) 結構,上線支持256k超長上下文窗口的長文模型,具備單次處理超過38萬字符的超長文本能力。

相較於以往聚焦在內部業務和場景中落地測試,騰訊今年一個突出變化,加快對外輸出大模型能力。

本次發佈會,騰訊雲還推出了三款PaaS產品——大模型知識引擎、圖像創作引擎和視頻創作引擎,這三款產品聚焦於知識服務、圖像和視頻創作場景。

除了在大模型本身層面作出新動作,在此次峰會上,騰訊雲還推出了一項生成式AI生態計劃,涵蓋能力開放、服務開放、技術和市場支持。

未來,騰訊雲將爲夥伴提供知識引擎、向量數據庫、數智人等7大生成式AI核心產品的專項測試資金,並安排100位大模型架構師、產品專家、算法專家、數據專家陪跑,助力夥伴加速在客戶場景的落地和複製。同時,設立生成式AI營銷加乘資金,助力夥伴開拓市場。

▍拼落地、卷價格

事實上,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大模型技術能力不斷迭代,玩家們要面對的不僅是技術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如何落地實現商業化,來覆蓋大模型高昂的研發成本。

拼落地、找場景、出工具做產品,成爲今年來大模型廠商們的集體動作。

在騰訊這次AI應用發佈會的兩天前,字節正式發佈豆包大模型家族,一口氣推出9款模型來適配不同場景需求;再往前的5月9日,阿里雲正式發佈通義千問2.5,模型性能全面趕超GPT-4 Turbo。更早的4月15日,百度則是推出AgentBuilder、AppBuilder、ModelBuilder三大開發工具。

大洋彼岸的美國西海岸,則是谷歌和OpenAI的正面交鋒。谷歌在5月15日發佈Gemini 1.5 Pro的新版本,OpenAI則搶先谷歌一天,舉行春季發佈會,推出最新的多模態大模型GPT-4o,並且免費開放給用戶使用。

雖說大模型落地會是一個廣闊市場,但這也是一個複雜過程。談到目前的落地困難,騰訊雲副總裁、騰訊雲智能負責人吳運聲表示,比如客戶對自身業務場景理解深入但對大模型的期望過高,導致對技術發展階段的誤解;比如技術門檻高,需降低客戶應用大模型的難度;同時還有安全合規,如何去確保數據和模型的安全等。

當然,要讓降低大模型的應用門檻,在衆多玩家角逐的市場裡,價格更是一個顯而易見的衡量標準。

字節跳動此前就在大廠中率先挑起“價格戰”,豆包Pro 32k模型正式定價是1千Tokens 0.8釐,比行業的價格降低99.3%;豆包Pro 128k模型正式定價爲是1千Tokens 5釐錢,較行業價格降低了95.8%。OpenAI也把GPT-4o的API開放給開發者,價格便宜50%,開放給C端用戶,更是直接免費。

騰訊這次也不免被拿來比較。但對於“價格戰”問題,吳運聲表示,騰訊主要是關注提高底層大模型能力,讓用戶真的用起來,現在的底層能力和構建應用工具鏈,還在快速迭代的過程中,“相信我們一定會爲客戶提供有競爭力的模型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