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還房貸衝擊 陸銀行壞帳率陡然升高

澎湃新聞報導,A股上市銀行2022年年報已於4月底全部出爐。根據統計,在處於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第一檔和第二檔共計19家上市銀行中,2022年有5家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餘額相較2021年末出現下降。同時,在披露個人房貸資產品質的上市銀行中,不良率全部上升,但從絕對值來看仍屬風險可控。

報導指出,這19家上市銀行,包括第一檔中資大型銀行中的工行、建行、農行、中行、交行、郵儲銀行;第二檔17家中資中型銀行的13家,分別爲10家上市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招行、浦發、興業、中信、民生、光大、平安、華夏、渤海、浙商)以及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

國有大行依舊是房貸市場的發放主力軍,2022年全年,工、農、中、建、交、郵儲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合計增加人民幣(下同)4,049億元,相比2021年全年24,843億元的合計新增規模,明顯大幅縮水。此外,去年下半年,六大行的房貸新增規模陷入停滯。

13家上市中型銀行中,2022年有5家出現了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下降,分別是興業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北京銀行和渤海銀行。

另值得關注的是,從資產品質上看,在銀行披露的數據中,不論是國有大行還是中型銀行,個人住房貸款的不良率全部出現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