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國際消費地標建設“數字能量”

近日,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迎來3週年,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五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試點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前不久,2024年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北京召開,北京數字經濟體驗周暨數字消費節同步啓動。數字消費以其數字化驅動、多元化共享、品質化體驗、線上線下及國際國內融合的特點與優勢,成爲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要着力點。數字消費爲我國大中城市提升消費需求潛力、促進消費結構升級注入動能,爲推動生產方式轉變、驅動消費模式創新撬動效能,爲煥新城市品牌形象、提升國際級消費吸引力正向賦能。

如今,我國不少大中城市已具備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基礎條件,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一些大中城市的商品與服務有效供給不足,缺少具備國際影響力的城市商圈,對境外消費的吸引力較弱。又如,數字消費基礎設施建設存在不平衡現象,商業網點空間佈局不夠合理,商貿流通體系建設不夠完善,較難滿足新的消費需求。另外,我國打入國際市場的自主品牌數量有限;數字消費政策和監管體系有待加強,數字消費法律法規建設仍需健全,政府數字治理能力還有提升空間。

面對新一輪數字革命,我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在加強總體規劃和佈局基礎上,應着力鍛長板、補短板,依託數字消費促進消費結構升級、推動消費模式創新、提升國際級消費吸引力,構建具有各區域特色的數字化國際消費模式。

協同供需兩端發力,培育新型消費需求,打造國際級消費地標。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驅動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規劃建設一批具有全球消費集聚輻射能力的新型消費商圈,以北京王府井、天津金街、上海南京路、廣州北京路、重慶解放碑等全國示範步行街爲核心,積極發展“夜經濟”。

深耕數字技術優勢,補上環境佈局短板,搭建數字消費平臺。立足我國城市羣現有格局,把握未來趨勢,加快千兆光網和5G網絡建設,構建集信息計算力、網絡運載力、數據存儲力爲一體的數字消費基建底座,以倍增作用賦能“智改數轉”。強化數字商貿平臺支撐,聚焦數字服務模式創新,打造智慧商貿綜合管理平臺與數字化公共服務平臺。

挖掘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找準城市特色定位,聚焦數字消費新模式。挖掘城市文化IP資源,依託數字化場景、文旅IP與集聚化發展賦予老字號品牌新生命,持續開發新型消費產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RCEP合作機制,通過國潮國貨出海、海外倉直播等方式提升本土品牌的國際影響力,有序發展直播電商等數字消費新業態。在大中城市的重點商圈試點建設智慧商店、智慧街區、智慧商圈,打造沉浸式交互式數字消費新場景。在各城市積極開展消費季活動,推進智能體育、數字零售、反向定製、在線醫療、在線健身、雲展覽、雲旅遊等數字消費新模式。

完善消費管理體制,提升治理能力,營造國際消費軟環境。深入推進“放管服”和營商環境改革,加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試點城市的首店政策實施力度,以“首店”育“名店”,化“流量”爲“留量”。依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一方面爲數字企業、數字消費者提供智慧化服務,另一方面對數字消費各主體實施智能監管,實現智慧化治理。此外,處理好消費發展水平與經濟發展階段、產業轉型與消費升級、國際消費與國內消費、傳統消費與新型消費、城市功能與消費定位等各種關係,加強數字消費軟環境建設。 (作者:蔣 多 陳驍堯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