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悟臺灣 不同角度看世界(上)

冬雨斷斷續續下了一個月,期末考試一結束,我便迫不及待拎着箱子奔離冷冽潮溼的N城去赴約,那是一個來自海峽對岸的邀請。

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以社區營造爲主題,定點臺灣各處,爲期七日,走鄉野、逛老街、訪社區。大學生,介於少年與青年之間的一類人,既有着由於涉世未深而具備的探索欲,又對事物有着自主的見解和認識,可以忽略兩岸之間存在的嫌隙,確實十分適合作爲兩岸交流紐帶

此番旅程的前期,經過了繁瑣的手續辦理,能夠最終成行,實屬幸運,也是緣分陸生東西南北聚集至廈門,在行前會上,大家憑藉着印象和涉及的知識對臺灣各抒己見,似乎很抽像又好像有具體的承載物,最終卻發覺事先都未曾與臺生有過溝通,於是懷揣不安與期待度過一夜。

印象臺灣人

船渡至金門,首先見到了臺生。起先彼此都有些拘謹,相互寒暄的話題是路途天氣,臺生也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幫忙搬行李。在車上,我和同組的姍同座,一番閒聊下來發現兩人竟然如此志趣相投,於是相談甚歡。吃過午飯後衆人去到古寧頭,齊心敲響和平鍾,齊排坐在小山坡頂揚手拍照。

我站在刻有「和平永續」字樣石碑前,想起《一把青》的片尾曲:「時代一旦瘋狂到面目猙獰,生不逢時也只能身不由己,人被命運連根拔起,再隨手散成飄萍浮雲,靜好歲月過成了顛沛流離,好女好男哪還有選擇餘地,一個個生命被扭曲,變成了酸楚的傳奇。」時至幾十年後的今日,兩岸青年可以如此無芥蒂地交流溝通,也是值得慶幸的。

那日天氣涼爽,有薄薄一層的陽光傾灑下來,海邊風大,吹起我心裡一片漣漪。我想,與君初相識,猶似故人逢。路途之中你問我答,笑笑鬧鬧,一來生二來熟,不到二十四小時兩邊的營員便熟悉了,自此開始白天車上睡,夜間都不睡。

同行夥伴中有人專情政治,有人精通娛樂,有人內斂地表達對大陸制度的不解,有人坦誠地評價臺灣式黨政包袱,有人愛周杰倫青峰的獨特嗓音,也有人愛hip-pop的潮嗨節奏,在我們這個人數不多的團隊裡,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興趣羣組,樂在其中。

臺灣同學有幾個特點讓我感觸很深:其一是熱情十足。奶茶想喝?立馬給你搜索出一大堆供你挑選;音樂想下載?立馬打開油管借你賬號任意操作;夜景想看?立馬收拾妥當準備帶路。其二是爲人真誠,日常討論中即使有分歧仍然就事論事,分組合作中遭遇不快也能玩笑化解。

起初其實雙方都存在偏見,臺灣的朋友對我說,原本以爲陸生會比較冷淡清高,不樂意和他們一起玩,但是後來覺得之前的想錯了,大家原來可以玩得這麼好。我仍然記得在南雅夜市的斑斕霓虹燈中,陸生在一個玩樂小攤感嘆此處竟然有遺失已久的童年遊戲,攤販老闆好奇,一問之下才知道我們來自內陸。我在一旁揣測他的反應,卻沒想到老闆笑笑說:「大陸來的朋友,沒差啦,我們都一樣呀!」這和我想像的有些差別,但我非常高興聽到這樣的答覆,恍然之間才發現自己也對臺灣人存在偏見。其實我們本來就沒有差別,同根同源,只是在過往局勢面前,人似浮萍,脆弱而卻又無力抉擇,幾十年來的發展雙方走着不同的道路,擁有不同的制度,這些歷史留下的痕跡,應當交給時間來沖刷

映像臺灣街

飛機的失重感漸去,踏上臺灣島土地的一剎那我心裡有些激動,可是接下來又有點失望,因爲看起來,和大陸無二,公路差不多,街道差不多,酒店差不多,新鮮感褪去後我便開始仔細地揣摩,想發現一些不同。

果然還是被我發現了一些細節,首先垃圾桶比較少,而且垃圾桶的分類十分細緻,玻璃、電池、廚餘這些分類是我平時比較少見的。我不知道當地人是否真的會按照分類去丟垃圾,但是我想這樣的分類意識是值得推崇的。其次衛生間(臺灣叫化妝室)非常乾淨,無論是休息站還是小飯店,是新是舊,衛生間裡面的環境都出乎意料。再次,臺灣的街道上少見電動車,多是燃油的摩托車。其實我個人比較推崇電動車,既沒有噪聲污染,又沒有燃氣污染,不過臺灣同學認爲有發動聲音才能提醒行人注意安全,此種看法另當別論。

還有一種感覺就是,臺灣的街道、交通設施似乎都比較舊,即使是繁榮的臺北市高樓大廈的密度也僅能和大陸的三四線城市相稱。這些都是我客觀感覺到的,或許是因爲大陸仍在發展之中,近年來拆舊建新比較常見吧。

(本文爲社區營造之旅──第十期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心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