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型縮小、難以孵化 鳥類恐成交通噪音另類受害者

最新研究顯示,鳥類很可能也是交通噪音的受害者。(圖/路透社)

國際期刊《科學》近日披露一項研究,未孵化的鳥類和幼鳥長期暴露在城市交通噪音中,會對健康、生長和繁殖產生永久性的負面影響。暴露在交通噪音中的鳥蛋孵化可能性降低近20%,孵化出來的雛鳥體型比對照組小10%,體重輕15%。

研究人員將斑胸草雀的蛋分爲兩組,分別在輕柔的鳥鳴聲或交通噪音中連續放置5日。研究團隊也對雛鳥進行相似的實驗,但改爲每晚單獨放置於上述環境中4小時,連續13個晚上。

結果發現,暴露在交通噪音中的鳥蛋孵化可能性降低近20%,孵化出來的雛鳥體型比對照組小10%,體重輕15%。研究團隊也分析雛鳥的紅血球和端粒(染色體末端的DNA,與細胞衰老有顯著相關),發現紅血球比同齡人侵蝕情形更嚴重,端粒也更短。

即使雛鳥不再接觸噪音污染,負面影響仍會持續到四年後的繁殖年齡。幼年時曾經被噪音傷害過的鳥類,最終產下的子代數量低於同類的一半。

研究共同作者、澳洲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研究員馬利耶特(Mylene Mariette)表示,每日4個小時的噪音就足以產生如此顯著的影響,代表聲音對鳥類發育的影響比我們以前知道的要更嚴重、更直接,採取更多措施減少噪音污染是明智之舉。

荷蘭萊登大學(Leiden University)教授斯拉伯康(Hans Slabbekoorn) 曾進行另一項類似實驗,但改將雛鳥與父母同時暴露在噪音污染中,發現雛鳥的生長並未因此產生任何負面影響。他推測,父母行爲的改變,例如更細心照顧自己的巢穴,可能避免或消去了噪音對雛鳥的負面影響。他的研究還發現,生活在機場周遭的鳥類可能會因爲巨大噪音部分失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