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蕎麥—無人機撒播技術 舒緩農業缺工問題

(無人機裝填蕎麥。圖/花蓮場提供)

花蓮縣玉里雜糧產銷班第2班的蕎麥栽培面積達655公頃爲全國之冠,爲節省人力成本,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投入無人機的撒播研究,成果顯示蕎麥應用無人機撒播可提高作業效率5倍以上,達到減碳不耕犁效果並降低每公頃近5,000元生產成本。

花蓮場表示,以蕎麥爲標的,作爲無人機省工應用研究的起手式,未來將建立更多地區特色作物省工栽培操作模式,以舒緩農業缺工問題,並推動國產農用無人機擴大運用。

花蓮場表示,依農委會「以農業科技解決產業問題」之指示及呼應「解決缺工及自動化」的政策目標,積極投入省工機械以及無人機應用研究,場長杜麗華鼓勵同仁參加無人機證照考試,並率領主管等15人通過測試取得無人機操作證。同時在農民學院納入農用無人機入門培訓課程,讓參與學員學習農用無人機知識與法規、熟悉取得證照之流程,進一步提升農場管理效率。國內無人機型號衆多,亦缺乏適於各種作物實際應用的參數或SOP可供農民參考。

花蓮場研究人員課長葉育哲歸納蕎麥應用無人機撒播效益,每公頃作業時間約10~15分鐘,較一般以人力播種需50~60分鐘提高作業效率5倍以上。同時應用無人機撒播可在前期作水稻未收穫前即進行撒播,水稻採收後稻稈切碎覆蓋在蕎麥種子上,不但能避免種子被鳥類啄食,達到不耕犁的減碳效果,同時也節省了每公頃6,000元的翻耕成本。

葉育哲指出,此操作方式不用等待前期作收割機及曳引機打田的代耕排程,在農務時間調配上也更有彈性。另外無人機撒播之精準度較人工撒播高,單位面積種子覆蓋率較人工撒播均勻,加上割稻前無人機不整地撒播且有稻稈覆蓋可減少雜草生長等優勢,相對產量較人工撒播處理爲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