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3》門派背景故事“江湖引子”

一個老者,拄杖於落滿櫻花檀石之上。

他面前是四個年輕的後生

“柴公子,六月初三可有閒情華山陪我這老頭子講道論劍?”

衣着華麗的那個後生恭恭敬敬的鞠了一個躬,“願聽大師教誨”。

“逍遙子,六月初三可有閒情來華山陪我這老頭子講道論劍?”

“遵大師之命,當日必到”,被喚作逍遙子的年輕人抱拳應諾。

靈空師傅,六月初三可有閒情來華山陪我這老頭子講道論劍?”

貧僧必定前往聆聽大師教誨”,年輕的僧人雙手合什道。

太子殿下,六月初三可有閒情來華山陪我這老頭子講道論劍?”

“願赴大師之邀”,眉清目秀的錦衣少年也頷首答應。

華山之巔,總有輪迴宿命的抉擇。

老者望着四個轉身下山的年輕背影,一聲輕嘆。

芸芸衆生,皆在六道輪迴。

六道之外,是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

六道之中,也是人與非人的往生來世,於是必有冤孽紛爭,四方塗碳。

八部衆,爲天王(神)、龍王那迦)、夜叉香神(乾闥婆)、修羅(非天)、鳥人(迦樓羅)、歌神金那羅)、蟒神(摩喉羅迦)。有轉世於人者,也有遊離世間之外顯本面目者,存妄念於心就是一番血雨腥風

沒有人能夠控制世間之外的因果輪迴,但總有人能在出於世間,渡化世間的紛爭塗碳。

戰,用的是手中的劍。

渡,用的是心中力量

華山之巔,心劍合一,就是宿命的公式,代代相傳。

百年來,總有英雄兒郎,仗劍於華山,悟因果,知天命,以新的使命走向江湖

情感於劍,執俠義於劍,凝夢想於劍,參自由於手中之劍。

有人成功,有人失敗,畢竟世間兇險,人心常變。

老者這一聲輕嘆,既是爲宿命送到自己身邊這四個年輕人,也是爲曾經披荊斬棘自己的生死弟兄

誰不曾爲了理想而理想,誰不是因爲年輕而年輕。

希望他們能夠濟世平天下,功成身退,希望他們後繼有人天理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