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社/比稻葉再深濃一點的稗草色
聽說各個人類族羣最早分辨出來命名的顏色幾乎都是紅色,因爲紅色實在是個生死交關的顏色。見血了,可能代表死亡或受傷,或是獲得獵物,有食物可以溫飽。
那在稻田裡呢?有這種決勝負的顏色嗎?當然有,就是那僅有細微差異的稻葉色與稗草色。
在水稻田裡,除了我們種的稻子之外,還會冒出許多形態與稻子很像的稗草,長得又快又猛,與稻子競爭陽光、肥料與生長空間。
爲了要移除掉這些稗草,在插秧之後,剛從福壽螺吃秧苗補秧的工作中喘過一口氣,立馬就要展開長達兩三個月磨練人心與耐力的挲草與撿草季了。
▲▼左邊是稗草,右邊是稻葉。(圖/田文社授權使用,請勿隨意翻拍)
“挲草”指的是在稗草尚小的時候,用手抹遍全部的田土,讓小稗草被渾濁的泥水壓住,沒有生長的條件。有人發明用刷子除草,或是鐵鏈拖草,也都要趁稗草還小的時候下手。
“撿草”是在稗草更大一點,泥水已經壓不住了,就要彎腰用手一株一株的拔起來,搓成一坨塞進土裡做肥料。這時候,快速分辨出稗草,就會造成撿草速度與效果的很大差別了。回想起我第一次下田撿草,是在青松大哥的田裡,我走過一次,青松大哥就跟在我後面再檢查一次,不斷拔起被我看漏的稗草,進度大拖延,也讓我被受封爲在田裡無用的人力。有經驗的農人除了靠外觀分辨稗草,顏色是一個可以讓效率加倍的分辨方式。不過稗草跟稻子可以用顏色來分別,這件事也是我跟陳阿公一起踏進田裡之後才知道呢。
看資深農夫陳阿公撿草,就心曠神怡多了,陳阿公自己也說,大約從三公尺外,他就可以分辨出稗草根稻子的差別,不只是站到整齊的稻子行列外的稗草,連躲在稻叢中,躲稻叢後的稗草,都可以靠倒映在水面上的影子或是隱約露出來那一點些微差異,比稻葉稍微偏藍綠色,深濃一點的稗草色分辨出來。這樣對稻田敏銳的觀察與印象,可是長年與稗草交手,對田很用心的人才說得出來的呢。
●作者over,本名林欣琦,經營「田文社」臉書粉絲頁及部落格,以田爲文,種田與報導農村現場。「宜蘭色」是田文社的一個子計劃,蒐集具有宜蘭風土的色票。已獲本人授權同意。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