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民歌走上舞臺

《繡荷包》《金沙江號子》《月兒西下》《圓圓舞曲》《阿惹妞》……日前,由四川師範大學主辦的“從田野舞臺――四川民歌合唱音樂會”在四川大劇院舉行。

當晚,四川師範大學的師生們穿起傳統民族服裝放聲歌唱,熒幕上還放着去田野考察時採集的原聲。音樂會曲目類型多樣,涵蓋了勞動號子、山歌小調民歌三大類

自2004年6月起,四川師範大學民歌研究萬光治教授帶領團隊深入田野,歷時十三載,共採錄、整理四川181個區縣的各族原生態民歌3080首,於2017年、2018年相繼出版《四川民歌采風錄》《田野活態文獻考察與研究》《四川民歌論集》。

田野的考察與研究,爲四川民歌合唱音樂會曲目的遴選與編創提供了紮實學術依據。

據四川師範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次音樂會以迴歸音樂本位,迴歸民族風格本位爲宗旨,四川師範大學音樂學院主創團隊多方統籌,同心協力,對上述民歌精心改編、認真排練,從而實現了民歌從田野到舞臺的轉換。

圖爲音樂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