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窗前的紅玫瑰

9月19日曼谷再度被紅潮淹沒,7千名紅衫軍涌入街頭。他們除了點燭紀念5月遭警方驅離而殉難的示威者外,還前往遭囚禁紅衫軍領袖的監獄外頭擺放玫瑰,要求政府釋放在押領袖。

不只示威者穿上紅衣,連欄杆與燈柱上都繫上紅綵帶。擁有一家小型五金店的47歲帕斯特(Prasit Wongpaikul)悲痛表示,「我們不能忘記發生的歷史,不能忘記4年前軍方發動政變,與4個月前他們射殺我們的兄弟姊妹。」

曾參加好幾次紅衫軍活動的58歲家庭主婦蒲邱愛(Boonchuai Rumpai)也表達心聲,「我要民主回來,我要新的選舉。」不過她也感慨地說,「我不想再看到任何棺材了!」

熱情仍在 紅衫軍再起

遊行隊伍從民主紀念碑走到當初遭鎮壓的商業中心。示威者高喊「民衆死於此地」,「艾比希(泰國現任總理)滾出去」。午後活動尾聲,組織者施放上萬個汽球,參加者也陸續散去,沒有暴力事件發生。

負責919示威活動的領袖,對當天有如此多人自願加入感到相當欣慰,顯示紅衫軍歷經政府強力鎮壓,熱情依然不減。組織者之一桑巴特(Sombat Boonngamanong)表示,他原本憂心只有數百名示威者出現,沒想到有上千人穿着醒目的紅衣服,擠爆整個繁忙的十字路口,迫使交通癱瘓。

泰國社會 一分爲二

這次紅衫軍大遊行正測試泰國政軍領袖的容忍底限。紅衫軍支持者今年3到5月,在曼谷進行馬拉松的抗爭。代表中下階層的紅衫軍,與由菁英掌權的現任政府在對峙日趨惡化下,終於迫使泰國政府終於在5月鳴槍示警,開始驅逐行動。

歷經政府的流血鎮壓,紅衫軍不見退縮,反而愈戰愈勇,也凸顯軍方在4年前以反貪爲訴求,推翻前總理戴克辛政權後,泰國社會就此被活生生撕扯爲兩半,一半是反戴克辛人士與菁英階層,另一半則是支持戴克辛與中下階層。

以民主爲訴求的紅衫軍,當時挑選紅色作爲抗爭顏色有其政治意義。泰國國旗共有紅、白、藍3色。其中紅色代表民主。紅衫軍表示,以曼谷爲主的菁英官僚,操控泰國的民主機制。他們表示戴克辛努力改善中下階層生活,推動民主,卻在2006年遭軍方驅逐,破壞泰國長久以來追求民主的努力。不過泰國軍方則指控前電信大亨戴克辛纔是扼殺泰國民主的元兇。61歲的戴克辛遭驅逐後,目前流亡海外。

在5月紅杉軍暴動遭焚燬的曼谷主要購物廣場Central World耗資9千萬美元整修後,9月已重新開放,人潮洶涌、熱鬧程度有如往昔,遊客也逐漸回籠。泰國旅遊局負責人蘇拉彭(Suraphon Svetasreni)表示,觀光業自6月來已有改善,預期今年全年遊客人數將不會低於1,450萬人。觀光業佔泰國國內生產毛額6%。

負責Central world修復的Central Pattana公司執行長柯柏奇(Kobchai)說,Central world重新開放,象徵「我們持續前進,泰國也能繼續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