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款藥天天吃!憂「抗藥性」沒效 醫2解析嘆:吃東西都沒抗餓性?

▲有些人擔憂自己天天吃某款藥物會引發抗藥性。(圖/記者嚴雲岑攝)

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平常看醫生吃藥時民衆擔心自己長期吃某種藥物是否會引來「抗藥性」,對此,有醫師就解釋,一般人所認知的抗藥性與醫學上的意思並不同,也強調,抗藥性是「練不出來的」,至於會出現越吃越沒效則有3種因素,但仍非藥物本身的問題

肝膽腸胃科醫師葉人豪臉書分享,平常看病的時候,常常被患者問到「我天天吃這種藥,會有抗藥性嗎?」他認爲,民衆的顧慮其實不是空穴來風,不過解釋這個問題前,得先搞清楚何謂抗藥性。醫師說明,這個名詞英文爲drug resistance,對象是指某些具有抗藥性微生物或癌細胞,會不再害怕某些原來拿來殺菌抗癌的藥物。

葉人豪談到細菌病毒或癌細胞會有抗藥性的原因是,太容易基因重組突變,也太會長了,幾萬個族羣可能偶爾冒出一個金鐘罩鐵布衫,長期暴露在藥物下,其它的同伴全部死光,剩下神功護體的那個就用空出的資源快速繁殖,很快就成了一個全都神功護體的族羣,但這個抗藥性基本上也不能說是藥物造成的,而是它們本身的特性,藥物只是篩選不是刺激。

民衆口中的抗藥性,指的是「本來有效,以後漸漸沒效」。葉人豪說,這是在人身上的作用,與醫學上的抗藥性所指涉的意思不同,且很多人以爲抗藥性是像練肌肉一樣「鍛鍊」出來,答案是錯的,它本來就在那,是練不出來的,藥物只是把這些「天選之子」篩選出來。

▲醫師表示,抗藥性並非長久訓練而成,而是細菌或病毒經由藥物篩選的結果出現的特性。(圖/翻攝自pixabay)

葉人豪提到,大部分治療其他疾病的藥物,在體內都有賞味期,時間過了就被代謝分解掉,就跟今天吃完飯明天得再吃是一樣的,「怎麼就沒人問,我天天吃東西,會不會引發抗餓性呢? 」不過,有些狀況下真的會越吃越沒效,醫師指出,可能是3種因素,第一、疾病自然的病程,時間越久、疾病越重,導致原來有效的藥開始沒效,這算不上抗藥性,若不治療可能還更糟糕。

第二、有些人把成癮或依賴當作抗藥性。葉人豪接着說,如許多安眠藥,長期持續使用確實可能會有依賴的狀況,假設身體條件或外在環境仍未改善,服用劑量就會越來越重。第三則是真正意義上的效用遞減,一般這種情況不多,像是氣喘藥物的救急噴劑,裡面通常含有刺激beta受體物質,在長期、高量且持續使用下,身體會自動調降beta受體的數量讓藥物效果變差,但這仍然不是藥本身的問題。

葉人豪認爲,在這種例子中,平常就配合其他方式,如:吸入性類固醇,好好保養,根本不會常常需要噴救急噴劑,自然也不會遇到這種困擾了。醫師強調,其實藥物就跟吃到身體的任何東西一樣,本質上都是化學物質,雖然性質作用很多,但原理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