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婚姻另立專法? 張懸談柯建銘:太像是鄉愿的行爲

張懸焦安溥)出席公聽會。(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楊佳穎臺北報導

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28日下午繼續舉辦同婚公聽會,歌手張懸(本名焦安溥)也出席發言。她在會後受訪時坦言「我反對立專法,而且我會永遠反對」,而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提出的方法看似從善如流、居中協調,但「他太像是一種鄉愿的行爲」,看似保障大部分人眼前觀點安全感,「可是法律不是用來服務恐懼,也不是用來安撫你的安全感」。

張懸今日下午受訪表示,自己反對立專法,而且會永遠反對,因爲臺灣其實還缺乏很多辯證練習的過程;而制定法律會有那麼多紛爭,其實並非因不能有共識,而是大部份人在表達立場時,缺乏對不同邏輯的吸收、交換觀點,只是「一直吐」想說的話,卻從來沒有想過法律其實是當代觀點的一個彙整,並非服務特定觀點,或是爲順應看似在臺面上的民意,就做出從善如流的規範,一般大衆則是要學會不輕易用情緒,或還沒消化過的觀點,就要求法律執行。

她接着說,若大家這麼依賴法律、渴望信任法律,「法律對人們來說既然這麼珍貴,我們其實就要常常去修繕它」,而不是對於已發生或正在發生的現象避而不談,或是一言以蔽之;而既然要經過漫長、痛苦的討論,就應增加一般大衆對事情討論的深度廣度,還要建立思考邏輯的過程,若產生邏輯,相信它就不再只是輕易的互相指責善惡,或黑白、對錯的過程,「因爲法律其實並沒有要服務絕對的善惡,善惡這東西連佛祖都沒有真正定義過,更何況是還在學習的我們。」

面對媒體詢問被誰邀請出席?張懸則說,幾乎自己所有的朋友,不是在工作轉發這些訊息,就是此刻正在外面,而這就像自己在公聽會中說的,「我爲了所有我認識的人而來,而所謂我認識的人,就是我爲了我這輩子還希望遇見的每一個人而來,於是我反對專法最大的原因也是這樣」;身而爲人,大家已經經歷無數次、無數種爲要想辦法強調彼此的差異,就冠上「尊重」而推開、隔離、不相聞問,「這個社會一直在承受這樣的傷害,這是多麼顯而易見的事情。」

張懸進一步指出,臺灣現在的政黨,尤其是柯建銘提出的方法,雖然看似從善如流、居中協調,但他太像是一種「鄉愿」的行爲,而「鄉愿」這件事情看似可以保障大部分人眼前觀點的安全感,但法律不是用來服務恐懼,也不是用來安撫你的安全感,而是帶來人與人之間,在還不夠真正熟悉怎麼跟對方相處時,大家也許可以慢慢從法律修繕的過程中,去了解人與人之間還可以怎樣互相看待。

「但一旦立了專法,這件事情就永遠是某種人的事了」張懸表示,對於自己這樣的人來說,都是生命經驗的一部分,「所以所有影響過我的人,都形成我這個人」,自己沒辦法看着法律、知道他們被隔在遠遠的一邊,而且是被輕易的定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