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中歐班列爲亞歐大陸互聯互通提供有力支撐
新華社德國杜伊斯堡12月19日電 通訊|中歐班列爲亞歐大陸互聯互通提供有力支撐
新華社記者單瑋怡
一輛輛穿梭忙碌的貨車,一排排滿載貨物的集裝箱,成爲德國杜伊斯堡這座物流樞紐城市的生動註腳。走進寬敞明亮的西郵物流德國杜伊斯堡倉,映入眼簾的是多個高達10米的倉儲貨架,架上整齊碼放着不同規格的中歐班列貨品。
“中歐班列對我們有非凡的意義,”西郵物流歐洲區總經理葉俊辰對記者說,“我們接觸中歐班列業務初期,正值公司主營電商業務面臨巨大沖擊。中歐班列不斷增長的運貨量給公司業務帶來巨大補充,支撐着我們走過最艱難階段。”
“2021年,一家德國知名製造業客戶想將貨物從歐洲運往中國,對供應鏈的穩定性和時效性有要求,同時需要更實惠的價格。中歐班列從時效性上來說遠優於海運,經濟性優於空運,因此成爲最佳選擇。”葉俊辰介紹,以這筆訂單爲起點,西郵物流深度參與到中歐班列貨物分撥轉運業務。
西郵物流的發展,正是杜伊斯堡上百家中國物流和電商企業的一個縮影。
爲響應快速增長的往返貨運業務,西郵物流的倉儲園區從原來的7000平方米,擴張到現在的近5萬平方米,工作團隊人數也由最初的不足10人,發展至如今的約170人。中歐班列出庫組的意大利裔操作員達尼埃萊·馬泰拉佐正是公司轉型發展的受益者之一。
“如今的工作既穩定又待遇優厚,作爲倉儲操作熟練工,我在意大利的工資待遇遠不如現在的水平。”馬泰拉佐說,中歐之間鐵路連通不僅爲當地民衆帶來高品質又實惠的商品,也讓他獲得一份充實又快樂的工作。
葉俊辰發現,中歐班列承運的貨物品類逐漸豐富,反映了亞歐大陸間日益密切的貿易往來。從傳統的機械設備、服裝紡織品、小商品,到更具產品競爭力和高附加值的汽車配件、電子設備、白色家電,貨品伴隨班列的聲聲汽笛往返於亞歐大陸,也爲貿易企業帶來更大發展機遇。
“最近抵達德國的貨物基本都是通過中歐班列運來的,對我們保障貨物穩定運輸起到關鍵作用。”在距離杜伊斯堡1小時車程的凱爾彭鎮的一間倉庫內,電動工具貿易商“工具迷”公司銷售經理巢先生對記者說。
據介紹,電動工具貨值不高但體積相對較大,以往主要通過海運由中國運至歐洲。近期海運持續受到紅海危機和地區衝突影響,時效性大打折扣、費用明顯上漲。“這時候中歐班列的優勢凸顯,可以幫助企業快速應對市場行情波動。”巢先生告訴記者。
在嘗試使用班列運輸貨物後,鐵路運輸的時效讓企業“格外驚豔”,也讓他們不再爲貨物按期交付而擔憂。“最近半年,我們使用中歐班列的頻次較去年同期增長了一倍,接下來我們還會繼續選擇它。”巢先生說。
資料顯示,中歐班列已通達歐洲25個國家227個城市,連接11個亞洲國家超過100個城市,服務網絡基本覆蓋亞歐大陸全境,並進一步輻射全球。
中歐班列通道網絡格局日趨完善,不僅連接起中國與歐洲國家,並通過海鐵聯運、中老鐵路等連通韓國、日本、越南等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在葉俊辰看來,中歐班列不僅突破空運和海運的“點到點”連接,更將一條條線路編織成輻射四面八方的貿易服務網絡。
“中歐班列爲杜伊斯堡等沿線城市帶來實打實的好處,也助力許多像我們一樣的企業和個人實現自己的夢想。我非常相信中歐班列具有巨大發展前景。”葉俊辰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