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賢:臺灣是偏食的小孩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圖/本報資料照片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24日表示,臺灣專注發展科技產業,是上半年維持經濟成長的關鍵,但臺灣只注重科技產業,是「偏食小孩」。當全球風向不利於科技產業發展時,將爲臺灣帶來衝擊,臺灣應該謹慎地檢討科技產業的方向佈局,且法規跟不上新興科技的腳步,限制了臺灣前進的步伐

法規卡卡 限制前進腳步

童子賢以玉山科技協會副會長身分,出席玉山科技協會與勤業衆信合辦的科技論壇。他在演說中表示,今年世界經濟都因爲疫情衝擊而衰退,可是臺灣表現很好,1~5月臺灣進口成長1.4%、出口成長1.5%,科技產品佔臺灣進出口金額51%,其中,電子零組件半導體成長18%,資通訊產品、網路設備遠距辦公設備也成長10%左右,不過塑膠化工傳統機械都衰退,這代表當前科技產業是驅動臺灣進出口成長、維繫就業的關鍵。

但他強調,臺灣可以慶幸因爲非常專注在科技產業,才能在疫情下維持經濟成長,但可以說是偏食的小孩、只注重科技產業,在過度偏食下,如果碰上全球風向不利於科技產業時,就會遭受很大的衝擊,利弊互見,臺灣應謹慎檢討科技產業的方向與佈局,才更有利於臺灣的發展。

科技獨富 恐分裂地球村

他並指出,新興科技一定會爲法規帶來挑戰。以線上美食外送而言,社會該討論如何讓外送服務平臺善待新興勞動族羣,不過至今有關新興科技討論的深度法令更新的程度,遠遠落後矽谷,臺灣在很多新興科技應用落地時都「卡卡的」,法規限制了臺灣前進的步伐。

童子賢也認爲,必須小心預防掌握科技的企業財富過於集中,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他舉例剛進入電子業時,上市公司市值以千億美元爲單位計算,現在都用兆美元爲單位在評估,他擔心地球村會因爲對科技掌握程度的差異,而有強勢族羣與弱勢族羣。如過去兩年國際政治發展,已讓科技世界分裂成兩個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