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ETF 先熟悉商品資訊

圖/Freepik

近年ETF在國內廣受投資人關注,且其熱度漸增,爲使投資大衆對ETF有更深入的認識,規劃系列專題報導,向投資人簡介包含股票ETF、債券ETF、期貨ETF、ESG ETF、客製化指數、收益平準金、折溢價、分割反分割機制、期信託ETF控管措施等主題,讓社會大衆在投資ETF前能充分理解商品,並留意到相關風險。

ETF簡介

ETF爲Exchange Traded Fund之簡寫,國外有翻譯作「交易所買賣基金」或「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等,臺灣則稱作「指數股票型基金」。另依照其投資操作策略,可分爲主動式ETF與被動式ETF。

被動式ETF以追蹤指數報酬表現爲目標,主動式ETF則透過主動操作選擇標的,追求其表現優於基準指數(亦有無基準指數之主動式ETF),並不追蹤指數報酬表現。國內目前已開放被動式ETF,主動式ETF則持續研擬中。

股票ETF特性

被動式股票ETF追蹤指數報酬表現,而所謂指數,則是指衡量市場、產業、主題等之參考標竿資訊。例如臺灣歷史悠久的「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是以市值加權法衡量臺灣上市股票整體績效表現的指標。

被動式股票ETF是由發行人,實際依該檔ETF所追蹤指數設計的比例購買成分股,雖有不同的指數追蹤方式如最佳化複製法等,使發行人並不一定要完全按照指數成分股購買並持有,但仍需遵循被動式股票ETF追蹤指數之原則,持有能夠追蹤、模擬或複製指數報酬表現之標的。

臺灣股票ETF概況

臺灣於2003年發行第一檔ETF,至今已超過20年。在20年的發展中,我國ETF商品透過主管機關、交易所、業者通力合作,不斷創新,目前臺灣的股票ETF檔數上市櫃加總超過130檔。

其追蹤的標的指數豐富多元,涵蓋國內及國外標的,可助投資者切入不同市場如美國、印度、日本、歐洲等,並有豐富主題如ESG、公司治理、創新科技、房地產、AI、通訊、電動車、生技,或不同投資策略如價值型、成長型、配息型等,可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

股票ETF投資風險

投資股票ETF具有相關風險,投資人在購買ETF前須注意。例如常見的主要股票ETF投資風險包含市場風險、集中度風險、流動性風險、折溢價風險、追蹤誤差風險、終止上市風險等,投資人應謹慎留意,並隨時掌握商品重大公告及市場變化。

投資人在投資前應先確認自身財務目標與需求。例如若有現金流需求的投資人,可考慮挑選會配息之高股息ETF,惟仍須注意實際上是否配息以及實際配息金額仍取決於市場變化及發行人決定。

若投資人希望參與市場成長,則可考慮市值型商品,市場上亦有多種產業、國家可供選擇。無論選擇何種商品,仍需檢視公開說明書,確認是否符合自身財務目標及風險承受程度。

在收益分配上,由早期的每年配息,到後來的半年配息、雙月配息,到2023年市場上有發行人推出每月配息的股票ETF,惟不可將ETF視爲每年必定有固定報酬率或每年有固定配息金額之商品,因實際配息情形與報酬率仍需視市場變化而定。

投資前宜先熟悉商品資訊

並注意相關風險

目前投資股票ETF已有多種管道可以獲得相關資訊,包含臺灣證券交易所ETF專區/櫃檯買賣中心ETF專區、臺灣證券交易所建置之「e添富」平臺、公開資訊觀測站、基本市況報導網站、投信發行人網站ETF專區、投信投顧公會網站等,投資人在投資前應先熟悉商品資訊並注意相關風險,以在多變的市場中實現成功的投資。(臺灣證券交易所提供、呂淑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