凃維穗、陳宜民》採購疫苗落後 不能再分顏色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透露,外界傳聞的購買疫苗廠牌「大部分沒錯,但排列組合不對」,且可望買到超過3000萬劑疫苗。(圖/中時資料照)
國際新冠疫苗陸續研發成功,國際藥廠開發的新冠疫苗已陸續進行三期臨牀試驗,包括:美國輝瑞(Pfizer)和德國BioNTech合作開發的疫苗;美國莫德納(Moderna)的新冠疫苗mRNA-1273;阿斯利康(AZ)與牛津大學的疫苗。世界上更有一些國家已開始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國內疫苗採購狀況持續受到各界關注。
據報載,有消息指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購買AZ疫苗、輝瑞疫苗,並且通過各管道購買約1500萬劑疫苗。本月16日,指揮官陳時中透露,外界傳聞的購買廠牌「大部分沒錯,但排列組合不對」,且可望買到超過3000萬劑疫苗。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新冠疫苗若達到羣體免疫,單一國家接種疫苗覆蓋率要達到65~70%,新冠確診病例與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需70~85%人口接種疫苗,才能產生羣體免疫。因應疫情時代來臨,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12月研究報告也提出有關「疫苗護照」,護照上可記錄民衆檢測以及疫苗施打的狀況,作爲各國或是各個機場之間的認證機制。
IATA並擬定第4階段疫苗施打情境,進行航空運輸業配合防疫措施分析,包括:第1階段爲非常有限接種疫苗(佔全世界人口的10%),凡接種疫苗的旅客免遭檢疫和檢驗;第2階段爲易受感染的羣體接種疫苗(佔全世界總人口的25%),各國或是各個機場可放寬邊境措施及檢疫措施,但如搭機乘客所在國家接種疫苗的次數有限,應啓動原有邊境措施及檢疫措施。
第3階段疫苗接種已普及(佔全世界總人口的50%),各國可實施疫苗/抗體測試要求,但是法律適用性問題仍需要解決;第4階段疫苗接種已達到羣體免疫效果,各國旅客應定期接種疫苗,但應建立病毒突變相關應變措施。
綜觀各個國際組織對新冠肺炎產生羣體免疫,及邊境與檢疫措施規定之疫苗覆蓋率標準,顯示臺灣若要開放邊境,保守估計國內疫苗覆蓋率至少需7成。
若以比較嚴謹的羣體免疫標準及統計方式,依據109年11月統計我國總人口數約2360萬人來看,如果疫苗接種要達7成,疫苗須施打1650萬人,且目前國際藥廠開發的新冠疫苗大多需要施打兩劑,則需3300萬劑疫苗,才能達到符合國際規範的最低標準。且據報載,無論政府規畫採購疫苗數1500萬劑還是3000萬劑,還可能差約150萬到1800萬劑,都還是存在到底有哪些人可以接種,多少人可以接種等問題。且各藥廠雖紛紛喊出明年產能將超過10億劑,但事實上,仍存在短期內如何大量生產,需分批量產、超低溫運輸供貨等問題。
爲了全民的健康,各界質疑疫苗採購量1500萬~3000萬劑是否有足夠免疫力,自費接種是否納入採購範圍等問題,政府均應妥善釐清,及早規畫並有完善嚴謹的配套措施,以足量而且要採購防護效能最佳的疫苗爲原則,避免民衆會選擇性不打反而造成資源浪費。
另外,建議政府採購疫苗的合約不應使用平均分配選擇採購的方式,而應以防護力最佳的疫苗優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應接受專家建議及以科學的角度來評估疫苗的採購,而非以顏色或政治立場作考量,讓國內疫苗得以順利施打,乃爲全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