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回服貿」不等於拒絕競爭

▲▼學生在立法院外進行反服貿抗議活動。(圖/記者陳明仁攝)

陳亦琳

我很認真得冷靜下來了,寫給那些疑惑「如果今天有競爭力,到底,我們在怕什麼?」的人。

其實我想解釋一下,今天雖然大家高喊「退回服貿」,但並不表示,我們拒絕開放,拒絕競爭。所有的條款,都會有人受到衝擊,一定沒有完美的。

但是目前的服貿協議中,並無看到對於這些受到衝擊的產業,有任何相關的配套措施與保護,所以很多人會十分得擔憂。爲什麼大陸可以訂定得如此詳細,同一項目能寫出不同規範臺灣卻沒有?在加上沒有保護的「兩岸協議監督」對於未來的修改不但沒有保障,而且危及國家安全。

「退回服貿」是因爲與國際間的訂定的條例,要不就是打包一次通過,要不就是退回再重新擬定,所以纔會有此訴求,並要求在「兩岸協議監督」完成前不得通過服貿(總不能先開放了,發生衝擊再來想辦法)。

其實不論是支持或反對與否,如果這條法案能夠更嚴謹,考慮得更周全,有更完整的保護,不是對大家都是好的嗎?

今天站出來的領軍的學生中,有多少人是在我們的社會一般大衆認知中的高知識份子(第一學府律師醫生...各行各業菁英),我不相信這些人民,會覺得自己沒有競爭力而害怕。

然而他們爲什麼站出來,是爲了那些連害怕都不知道、受到最多衝擊的小產業與個人,用他們的學識膽量,試圖讓更多人聽見他們的聲音

當他們的聲音一再被忽視,看似又要像以往的抗爭活動,不了了之,他們不得不冒險做出另一波「公民不服從」的抗爭行動。

【公民不服從(英語:Civil disobedience)】

指發現某一條或某部分法律行政指令不合理時,主動拒絕遵守政府或強權的若干法律、要求或命令,而不訴諸於暴力,這是非暴力抗議的一項主要策略。據說在最初的含義中(不害以及真理堅固),有憐憫的意味,包含了對不同意見的尊重。

公民不服從,是人們反抗法律不公的方法之一,在許多非暴力抗議運動中都有使用,包括在印度(甘地社會福利運動以及從大英帝國獨立的運動)、在南非針對種族隔離鬥爭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以及世界範圍內的各種和平運動。其中最早獲得巨大成功的是埃及人反對英國佔領的1919年埃及革命。

理論與技術上,即爲參予者可以選擇故意觸犯某項法律,例如採取和平的阻塞,或非法佔據某些設施

以上公民不服從說明 截取至:http://zh.wikipedia.org/wiki/公民不服從

延伸閱讀了解更多公民不服從:http://www.thinkingtaiwan.com/articles/tags/863-

關於服貿法條,這篇有深入簡出的說明,希望大家有空時可以過目

【國中老師兼深藍子女參戰策略與心得】< 針對法條提出的直覺性問題http://www.ptt.cc/bbs/Gossiping/M.1395584633.A.8DC.html

and

【一位企業主眼中的服貿】http://goo.gl/fEkNjm

也希望大家能繼續支持在街頭爲每一個人奮戰得大家,或者,就請多多解釋給身旁的人聽吧!也歡迎更多人一起討論。

作者陳亦琳,「歐北來」團隊發起人之一,現爲自由設計師。歐北來團隊以「臺灣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劃」之題,希望喚起大衆關心周遭的所有事物並傳遞­美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自身專業的反饋,實際付諸行動。鼓勵大家迴流­各自鄉鎮,重新塑造家鄉的城市印象,一同找尋與創造那被遺忘的美好。 「歐北來」2012年2月2日創立團隊至今,透過居遊旅行方式,蒐集臺灣在地文化­、故事草根人物、地點等,深度探索臺灣鄉鎮間未被注意的美好事物,用不同角度守護臺灣之美。以上言論不代表《ETtoday新聞雲》立場。ET論壇歡迎雲友更多參與,也歡迎網友發表高見,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