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理財術-臺灣人口生不如死 退休理財成必修課

投信退休理財全攻略

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2021年出生人數續創史上新低,死亡人數更高於出生人數達近3萬人,已連續兩年生不如死,凸顯高齡化及少子化大趨勢下,退休後想要享受樂活人生,單純期待下一代的奉養,或依賴政府退休金單一支柱,恐怕都難達到理想退休準備,不論個人、企業及政府都應正視退休準備的重要,採取退休理財全攻略,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財富管理專家表示,退休理財要趁早,已是儼然趨勢,投資人根據積極、穩健、保守不同類型,與財富大幅增值、財富穩定增值、財富保值等不同投資目的去設定基金投資標的,將是退休理財最佳攻略。

羣益投信指出,在高齡化、少子化、長照安養等議題受到廣泛討論下,愈來愈多國人也開始關心自身的退休理財規畫,退休理財已是全民重視的議題。其實退休理財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必修課業,隨着平均壽命的延長,退休後的開銷勢必增加,因此退休金準備更是愈早開始愈好。

根據調查顯示,仍在工作年齡的臺灣民衆實際用來儲備退休資金的工具,仍以現金及保險爲主,不過對基金退休理財也有愈來愈多的趨勢,買基金存退休金時代來臨,若再搭配好的機制更有助於提升理財效果,以定期定額長期穩定投入,搭配漲多停利、下跌不停扣等等的進階策略,更能在符合人性的情況下,循序漸進累積退休資產,有足夠的退休金能支應退休生活開銷,才能安心地去追求理想退休生活。

日盛投信認爲,國人定期定額已相當熟悉,累積2021年至11月止,定期定額扣款金額年增幅高達34%,然而時序即將進入農曆年,若民衆獲得較大額的分紅或紅包收入,不妨運用「循環理財」讓投資更升級。「循環理財」主要訴求「長、定、抓」投資精神,抓大趨勢,趨勢照亮投資,就不用理會短線市場的波動起伏。

羣益全民退休組合傘型基金經理人林宗慧強調,共同基金的好處是可依據自身所處的年齡階段,靈活運用各類型基金的特性,來進行資產配置、提升投資效益。也就是說,除掌握下跌不停扣及堅持扣長期等紀律外,更需依投資人的風險屬性及投資目的採取不同的進階攻略。

其中積極型因有較高的風險承受度,且通常追求財富能有大幅增值,因此定期定額投資適合選擇高波動市場,並搭配「逢低加碼、適時停利」的進階策略。穩健型希望讓財富穩定增值,建議定期定額選擇中高波動市場,同樣需搭配加碼停利的進階策略。保守型主要掌握財富保值的原則,可選低波動市場持續定期定額扣款。

金融市場長期多空洗禮,定期定額最需要的是「趁早開始」,並且設定目標,選擇合適的扣款金額,長期穩定的投入,透過紀律及時間價值來累積複利效果,都能爲自己累積退休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