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嬰中心項目未達底標評鑑仍甲等 綠批制度漏洞

新北市議員彭佳芸質疑新北託嬰中心評鑑制度有漏洞。記者葉德正/攝影

新北市托育中心,先前因疫情評鑑延至去年才辦理,但新北市議員彭佳芸今天在議會質詢指出,新北評鑑制度有問題,有託嬰中心在評鑑的三大項目中,「衛生保健」項目連底標都沒達標,整體平均成績卻還是「甲等」,容易讓家長誤判送錯託嬰中心,她認爲只要單項成績未達後標或底標,就該介入輔導。社會局長李美珍表示,評鑑制度除了等第也看重向度,會有相關輔導機制。

彭佳芸指出,社會局已在網站上公開最新一期託嬰中心品鑑的成績,幾乎各中心綜合等第皆爲乙等以上,無丙、丁等需要政府強制介入改善的情形。

不過彭佳芸說,市府評鑑託嬰中心主要有行政管理、托育活動、衛生保健三大面向,但遭列甲等的托育中心中,有某中心在行政管理、托育活動、衛生保健的三大面向分別獲得1個均標及2個後標成績,另個同樣是評鑑甲等的中心,三大面向卻分別拿到後標、後標及「未達底標」,衛生保健未達底標的托育中心綜合成績仍可獲得甲等,令人匪夷所思。

彭佳芸說,各托育中心多隻會把評鑑甲等成績掛在門口明顯的地方當作宣傳,並不會將各個面向尤其是未達底標的部分貼在自己的公告上,更有可能會造成家長在評估送託小孩時的誤判。

彭指出,據目前的託嬰中心評鑑指導手冊,除非託嬰中心被評爲丙等和丁等,新北市府輔導小組纔會介入協助改善,並在6個月內完成複評,但觀察實務上評鑑被打爲丙等和丁等的狀況非常少,市府應該在單項成績遭列未達後標以及底標的情形下就列入輔導和協助。

彭佳芸也說,新北市已經針對公託建立監管雲,可考慮透過後端影像的監看或導入AI動作分析來強化托育安全;在居家托育部分市府也有提供居家托育人員和家長電子聯絡app,讓居託人員每日上傳記錄孩子的照片和各種資料,也可以透過後端資料的聯結,在確保個資的情況下由社會局專業社工人員透過照片和紀錄評估孩子的托育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