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糧食危機真相 不是短缺而是吃不起

糧食價格被供應鏈斷鏈及氣候變遷問題推高,俄烏戰爭曠日持久讓糧價居高難下。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me)首席經濟學家哈山(Arif Husain)本週上美媒CNBC節目受訪指出,俄烏戰爭給全球糧食危機「火上加油」。他進一步提到,「糧食危機關乎負擔能力,也就是糧食並無短缺問題,而是價格實在太高。」

烏克蘭是小麥、玉米、葵花油等商品的主要生產國,儘管俄國入侵影響對全球的出口。但哈山認爲,全球糧食危機是價格飆高造成,而非供應問題。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數據顯示,7月全球糧價年增13%,而且還會持續上漲。聯合國預估在最壞情況下,全球糧價到2027年將再漲8.5%。

不過FAO於8月初發布的7月全球糧價指數,從6月修正後的154.3續跌到140.9,連續四個月走低。7月指數下跌8.6%,創下2008年10月來最大單月跌幅。

此外化肥也在漲價,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的緣故,進而推升糧食價格。全球化肥出口俄羅斯佔了14%,俄國限制出口後化肥價格三級跳,連帶削減作物收成。

聯合國經濟學家哈山雖主張當前糧食危機,主要源自價格過高引發的負擔能力問題,但他也提到,如果化肥供給吃緊未能解決,將演變成糧食供應危機。

主導發展政策與夥伴關係的世銀常務董事馮慧蘭(Mari Pangestu)指出,化肥供應問題,加上能源價格高漲及供應鏈中斷,影響未來兩年糧食增產,這些不確定性都可能讓糧價在2024年後繼續維持在高檔。

據聯合國估計,全球重度飢餓人口(與饑荒僅一步之遙),已從2019年的1.35億暴增到3.45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