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科技輔助穿越時空 永平高中學生走讀永和母親河

永平高中藉由校定必修「溪洲川流學」,善用這些科技工具輔助,引導同學在資訊化時代中,更生動且深刻地探索地方環境特色,也是未來可以帶着走的科技素養力。 圖/觀天下有線電視提供

爲增進學生對雙和在地環境的認識,導入永續發展的環境倫理思考,永平高中藉由校定必修「溪洲川流學」,跨域整合地理、歷史等知識及資訊科技操作技能,以永和與河流的發展故事爲課程主軸,探討永和地景與瓦磘溝在百年前、都市化、近年等不同時期的變遷,思考人地互動的永續關係。今(22)日課程進行走讀活動,以實地觀察並結合科技輔助,跨越時間及空間的限制,看見永和古今變遷的發展脈絡。

永和早期包含三大聚落,龜侖蘭、秀朗、潭墘,其中龜侖蘭地區幅員較廣大,其名源自平埔族的龜侖蘭社,字義爲「溪洲」,故早期以溪洲來通稱永和。隨着臺北市的都市擴張,永和迅速都市化,人口密度居全臺之冠,隨之出現建築擁擠、交通壅塞、綠地不足、河流污染等都市問題。

完整的「穿越雙和,瓦磘溝我要GO」走讀路線,環繞永和中部與瓦磘溝沿岸,內容包含河流水文、歷史文化、自然生態、經濟發展等故事。短程路線則以瓦磘溝中下游爲主,例如瓦磘沿岸綠廊、瓦磘抽水站,藉由河流來述說永和的產業、歷史、生態、污染與災害防治等,探索河流與人的互動關係。

有別於以往單純聽講的地理實察模式,溪洲川流學的走讀課程,融入科技工具輔助,例如可透過Google My Map查看或自行增修考察地圖;可運用百年曆史地圖套疊來了解瓦磘溝地名由來;距離太遠的地方可藉由VR遊戲身歷其境。善用這些科技工具輔助,引導同學在資訊化時代中,更生動且深刻地探索地方環境特色,也是未來可以帶着走的科技素養力。

永平高中校長沈美華表示,永平高中校定課程溪洲川流學,已經進入4.0版,跨域課程結合地理觀察,還有歷史的演變,以及資訊科技三個領域的整合,讓孩子能夠藉由在地的走踏當中,喚起對土地的情感,其次結合科技透過Google My Maps讓孩子更深入的規劃他們走讀路程;另結合參與式預算,讓學生對議題的看法不只是觀察到問題,也能夠探究過程並找到解決方案,讓想法轉化爲實際愛護地球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