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又攤上事了!

作者:張生

來源:鳴金網

娃茅白酒橫空出世,娃哈哈拒不“認親”。

昔日中國首富,操之過急了!

一聲驚雷,砸到了娃哈哈頭上。

這幾天,一款售價1499元的“娃茅酒”產品火出了圈外,不管是朋友圈還是短視頻平臺,到處都能看到這個眼緣頗高的酒瓶。

原因無他,絕大多數第一眼,不細看的話,都以爲是茅臺在打廣告,又要搞什麼新的營銷了,畢竟前不久才推出了冰淇淋,一點都不意外。

但稍微留意後,立馬會發現端倪,這跟茅臺幾乎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酒瓶上面,寫的卻是“貴州娃茅酒”。

再看看這個酒的宣傳海報,清清楚楚寫着“2016年娃哈哈投資成立”的字樣,無不發人聯想,莫非是娃哈哈聯手茅臺搞事情?

出人意料的是,被碰瓷的茅臺直接無視,但娃哈哈卻坐不住了,連夜發佈澄清聲明稱,自己從未參與“娃茅”白酒的生產、推廣等活動,也未提供過任何企業名稱授權,要求對方立即停止侵權。

很明顯,這份所謂聲明並沒有把話說死,反而留下了很大想象空間。

因爲兩者有撇不清的關係,拒不認親的背後,是娃哈哈十數年來的痛苦掙扎。

宗慶後6年前埋下的雷,又一次炸傷了娃哈哈。

“娃茅酒”翻車,茅臺和娃哈哈一個大腿都沒抱住,前首富都難辭其咎。

娃哈哈想涉足白酒,跨界這個比賣水更有錢景利潤更高的行業,早已不是一天兩天了。

2013年,首度登頂中國首富的宗慶後意氣風發,揚言要再造一個娃哈哈。

同年,娃哈哈宣佈投入150億巨資,與茅臺鎮金醬酒業合作成立茅臺鎮領醬國酒業公司,相當於拿出娃哈哈歷史巔峰收入的1/5殺入白酒行業。

只可惜生不逢時,恰逢白酒塑化劑風波來襲,娃哈哈苦熬了4年,在2017年認栽出局,百億資金打了水漂。

但娃哈哈並沒有就此放棄白酒的念想,就在今年初,娃哈哈正式推出“宗帥家酒”,直接定位高端,每瓶售價1388,比茅臺發佈的新品“茅臺1935”1188元的指導價都高出一截,直逼飛天茅臺,不過大半年過去並沒有引起多大風浪。

這一次“娃茅”爆雷,間接曝出了宗慶後的另一條隱秘戰線。

透過複雜的股權關係,可以清楚扒出“娃茅”的真面目,該公司今年7月才成立,註冊資金3200萬,經營範圍就是酒製品生產和銷售,大股東爲“宗盛智能”持股70%。

而“宗盛智能”背後,最大股東是持股48%的宗澤後,宗慶後的親弟弟,宗慶後的娃哈哈投資公司持股15%。

於是事情就清晰了,宗慶後通過自己弟弟,在娃哈哈體系之外單幹,正常情況下互不干涉,哪一條路走通了,畢竟都是自己人,最後受益的也都是娃哈哈。

只不過最糟糕的情況還是發生了,兩條腿走的路,居然都沒走下去。

實際上,宗慶後通過這另外一條腿想走的路,也不止白酒,還有娃哈哈引以爲傲的飲料賽道,卻栽了更大的跟頭。

就在今年4月,娃哈哈旗下“小藍罐”爆雷,被全國20多個地方經銷商找到杭州總部維權,控訴娃哈哈“收錢不發貨,被騙數百萬”:錢打了,卻只收到一部分貨,後續貨物和承諾的錢款遲遲不到賬。

事發後娃哈哈火速站出來澄清:“小藍罐飲料”是宗盛智能科技公司產品,經娃哈哈授權使用貼牌商標,並由“中亞創投”進行總經銷,該糾紛與娃哈哈公司無關,已敦促宗盛科技與中亞創投妥善解決。

沒錯,還是宗慶後弟弟宗澤後掌權的“宗盛智能”操盤的,跟這次的“娃茅酒”師出一家,區別只是一個授權了,一個沒有公開授權罷了。

“小藍罐”是在2021年4月推出,模仿的是元起森林的氣泡水,從品宣會到全國經銷推廣,一直打的牌子都是娃哈哈,這點跟娃茅酒也一樣,要說宗慶後和娃哈哈不知情,會有人信嗎?

只不過這一粗製濫造的飲料,娃哈哈自己都沒當回事,更是從未主動宣傳,不到半年就停產,經銷商交了錢卻連貨都沒收到,自然要向娃哈哈興師問罪。

不誇張的說,娃哈哈的另一條腿,擺明這就是在幹一票試水,有人買單就繼續投錢,不行就撤,焉有不敗的道理!

已經34歲的娃哈哈,真的急了。

2021年12月,前首富執掌半生的娃哈哈權杖,終於下定決心開始交權,卻只交了一半,已經40歲的女兒宗馥莉,出任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一代“娃哈哈皇帝”依然高掛董事長。

顯然,這個三度登頂中國首富寶座,一手將娃哈哈這家校辦企業做到中國500強第18名的飲料大佬,仍然對娃哈哈和接班人不放心。

畢竟,付出了畢生心血的娃哈哈,全都是宗慶後一手帶出來的,娃哈哈純淨水、AD鈣奶、營養快線、爽歪歪等飲料爆品,在全國任何一家超市或小賣部的貨架上都少不了位子。

但這些基本都是10年前推出的產品,近10年來的娃哈哈,越來越遠離年輕人。

反倒是宗慶後2017年同馬雲的那場“五新”罵戰,給公衆留下了固守陳規的刻板記憶,一同墜落的是娃哈哈一年不如一年的銷量。

爲了“下一個娃哈哈”,宗慶後開展了一系列多元化操作,如保健品平臺康有利、氣泡水生氣啵啵、還佈局配方奶粉、進軍奶茶店。

甚至,連食品毫不沾邊的日化用品,娃哈哈都開始涉足,遠遠超出常人的想象,只是這些跨界,幾乎都一個個泯然衆人,很少爲外界知曉。

病急亂投醫的娃哈哈,沒有敗給對手,而是輸給了自己。

都說創業容易,守業難。

十年前,宗氏父女一同接受電視採訪,主持人問了一個十分刁鑽的問題:娃哈哈減去宗慶後等於什麼?

當時宗馥莉沒有絲毫猶豫,直截了當的說:等於零!

可現在,這個問題一定有了不一樣的回答,可答案卻無法令人滿意,甚至包括宗慶後自己。

娃哈哈能走到今天,可謂是成也宗慶後,敗也宗慶後。

中國民族企業接班人的傳承,從老乾媽、雙匯,再到名震天下的華西村,“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如今正在考驗這個中國前首富。

美國布魯克林家族企業研究院對全球知名企業的研究發現:約70%的家族企業未能傳到下一代,88%未能傳到第三代,只有3%在第四代及以後還在經營。

而在中國,這類問題更加明顯,最常見的家族企業史就是這樣:第一代白手起家,艱苦創業;第二代固本守舊,艱難維持;再下一代坐吃山空,家道中落。中國家族企業平均壽命只有24年,剛好同創始人的工作年限相當。

企業經營的路子很長,但緊要處往往就那麼幾步,走對了滿盤皆活,走錯了徹底崩盤;向前一步是光明,退後一步是黃昏;關鍵處行差還是走對,靠的,就是企業家的戰略思考和把握。

強如娃哈哈,也必須當心,試錯的成本相當昂貴,每一次都可能引火燒身,卻不是每一次都能死裡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