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人士入境禁令3/1鬆綁 陳時中:疫苗最多買4,500萬劑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我國新冠疫苗購買量最多大約落在4,500萬,未來不會限制民衆施打選擇權,將以「資訊化」方式施打。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自今年元旦起祭出無居留證外籍人士入境禁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宣佈,預計3月後邊境管制措施將回到去年12月前狀況,可望鬆綁外籍人士入境禁令。

全球疫情在施打疫苗後往下降,陳時中表示,我國新冠疫苗購買量最多大約落在4,500萬,未來不會限制民衆施打選擇權,將以「資訊化」方式施打。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臺灣自去年12月1日實施秋冬防疫專案,要求所有入境者不分國籍都須出示搭機3日內檢驗陰性證明,入境後一人一戶居家檢疫,今年元旦起更擴七限制無居留證外籍人士入境,隨秋冬專案限期2月28日將近,未來鬆緊動向引發各界關注。

陳時中今天下午記者會中表示,根據目前規劃,臺灣預計在3月1日後就會回到去年12月以前邊境管制措施,至於是否進一步擴大,還需和各部會協商,鬆綁外國人管制措施也是可以期待的,但他強調,3月後仍會持續落實一人一戶居家檢疫措施,以避免家戶內傳染

至於全國近半數民衆接種BNT疫苗的以色列,率先宣佈境內解封。對此陳時中分析,以色列因大量接種BNT疫苗纔看見成效,其他廠牌疫苗仍有待觀察。

他分析各國狀況指出,以色列、塞爾維亞、美國均開始大量接種疫苗,其中以色列14天內新增5.9萬例個案,近7天2.2萬例,顯示新增個案持續往下降;塞爾維亞14天新增2.7萬例,近7天1.4萬例,個案沒有明顯降低;美國疫苗接種率雖不到10%,但近14天新增114萬例,近7天則降至48萬例,疫情控制狀況進步很多。

陳時中說,這3國同樣接種大量疫苗,但疫情好壞卻相距甚遠,影響因素很多,包括疫苗效果公衛措施是否持續等都有影響,接種大概1個月後情況就會漸趨明朗,相關資料對邊境管制、未來政策擬定有很大幫助。

因應全球疫情往下降,未來疫苗、防疫將成爲全世界關注焦點。全球個案數說明,去年11月底全球確診個案爲6,200萬人,短短55天內全球增加3,800萬例,但到今年1月個案突破1億人,此後1個月僅新增1,000萬例,顯示疫情大幅往下降。

陳時中說,目前臺灣相較其他國家,接種疫苗時程雖比較晚,但晚打有利也有弊,弊的部分是等待期變長,利的是可以觀察疫苗在各國施打成果、不良反應、有效族羣等。臺灣由於確診個案少,對於疫苗安全性要求也比較高,避免因不良反應事件導致民衆害怕疫苗,這樣得不償失,安全有效纔是政府努力的目標

陳時中指出,臺灣整體預計購買的新冠疫苗量約落在3,000萬劑至4,500萬劑,目前已透過國際管道買到1,981萬劑,加上國內2家疫苗廠各有1,000萬劑,BNT若談成再增500萬劑,大概最多就是4,500萬劑。

未來疫苗希望朝向自給自足方向來做,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已經和中研院國衛院產業達成共識,也會建立平臺若新冠肺炎真的流感化,疫苗製造、研發須掌握在臺灣自己手上,但並非一蹴可幾,必須靠產業、國家合作,才能穩定疫苗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