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評蘋果放棄造車:遺憾,但這就是現實,蘋果更需要AI

2月28日消息,最新報道稱,科技巨頭蘋果決定擱置其汽車項目,爲衆人熱議的硅谷傳聞畫上了一個既意料之中又帶有些許遺憾的句點。

蘋果本可以將這款汽車打造成什麼樣的創新之作呢?

十年來,關於蘋果汽車的各種猜測不斷浮出水面。一度有傳言稱蘋果正開發一款基於寶馬i3的小型電動車,隨後又有說法指出蘋果汽車實際上是一款貨車。還有傳聞提到蘋果汽車將配備增強現實技術、革新性電池技術及智能安全帶。

有報道稱蘋果希望在自動駕駛技術上超越特斯拉,甚至已獲得在加州道路上測試其技術的許可。同時,也有傳言說蘋果曾考慮建立自己的充電基礎設施。人們對蘋果汽車的極大興趣甚至促使蘋果觀察者開始關注蘋果高管所駕駛的汽車類型,以此推測其品位及項目的可能方向。

特別引人注意的一則報道提到蘋果正考慮與邁凱輪合作,暗示蘋果汽車可能會是一款高端超級跑車。

但現在,人們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根據彭博社科技記者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的報道,蘋果公司已決定終止其電動汽車項目,爲這一備受關注的傳言畫上句號,雖然這是一個意料之中的可悲結局。蘋果在汽車領域的探索將限於CarPlay車載軟件。古爾曼寫道,在這個被稱爲“泰坦”的項目上,蘋果投入了2000名員工,部分員工將轉至人工智能領域工作,而其他人則需要尋找新的職位,還有一些面臨解僱。

在整個科技行業都在尋求削減成本,而蘋果在人工智能領域相對落後、需要優先考慮人工智能的背景下,蘋果汽車項目不再是一個吸引人的合理選擇。即便在經濟形勢最好的時候,蘋果進入汽車製造領域的想法也難以讓人信服。蘋果在硬件製造方面所獲得的巨大利潤幾乎不可能在汽車製造中複製,且面對生產汽車的嚴峻挑戰,即使是精通複雜供應鏈管理的蒂姆·庫克(Tim Cook)也可能望而卻步。特斯拉的初期掙扎和戴森等公司放棄昂貴的汽車項目一直是業界關注的焦點。此外,電動汽車行業的增長放緩增加了蘋果推進該項目的風險。

蘋果在汽車項目方向上的猶豫不決可能是問題的根源。項目領導層的頻繁變動,包括知名的特斯拉前高管道格·菲爾德(Doug Field)加入蘋果,但三年後跳槽至福特,反映了項目不穩定性。不厚道地說,這個項目上的管理不善和缺乏清晰願景,使得蘋果數十億美元打了水漂。不過話說回來,任何關於蘋果汽車存在的細微消息都能讓蘋果的股價飆升,而當這些傳言未能實現時,股價並未顯著回落。週二關於蘋果取消汽車項目的報道對公司股價幾乎無影響。

儘管有這些報道,但作者懷疑關於蘋果汽車在某個秘密地點正在研發的傳言將永遠不會消失。關於這個項目的模糊細節仍將被人們提及,就像對51區外星人標本的猜測一樣。然而,任何期待在本世紀三十年代之前看到新產品上市的希望現已破滅。蘋果汽車項目的取消無疑是一個遺憾。(辰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