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臺灣「不甩WHO」拚防疫 無視各國共識…早期因應守住疫情!

臺灣防疫取得成效,引起國際社會關注。圖爲戴口罩臺北捷運乘客。(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詹雅婷綜合報導

臺灣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控制成效有目共睹,成功取得國際社會關注,今(27日)再度零確診,染疫人數維持在429人。放眼國際社會,全球疫情最慘重的前5國都在歐美美國的感染人數更是進逼百萬。美媒《紐約郵報》25日刊出專文「爲何臺灣是唯一因應新冠肺炎正確的國家」,分析臺灣的防疫作戰。

文中提及,每當發生全球性重大事件後,在究方面,總會試着回頭找出當初的錯誤決策、被忽略的警告,進而引發社會大衆的不滿與憤慨,而此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如出一轍。

如今,許多美國人也試圖尋找當初的「罪魁禍首」,總統川普則成爲衆矢之的,因爲他在今年1月22日說「疫情已獲得全面控制」後,沒過幾日就發佈對中國旅遊限制,但這似乎已經爲時已晚,且甚至共和黨民主黨人士都未能預見疫情可能帶來的最壞情況,直到3月中旬,紐約市長仍未宣佈學校停課及關閉商家。截至目前,美國染疫人數進逼百萬,紐約州狀況尤其慘重,已有28.8萬人確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圖/指揮中心提供)

反觀臺灣,早在今年1月,世界各國深信世界衛生組織(WHO)無害保證時,臺灣就已經在疫情爆發初期採取防疫措施,拒絕郵輪靠港,也針對機場實行健康檢測衛生機構全力戒備,抱持着不對疫情保持樂觀的想法。令人關注的是,臺灣這些舉動也意味着無視全球大國共識,但最終的結果不言而喻。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近日提到,「我不認爲有任何一個國家的防疫紀錄是完美的,但臺灣是接近的。」

報導指出,臺灣歷經2003年SARS疫情後,成立一系列旨在早期發現傳染病的機構,啓動由下而上的機制,保持高度警覺。儘管臺灣被孤立於世界衛生組織之外,但彭博新聞臺北分社社長艾利斯(Samson Ellis)認爲,這反而幫助了臺灣,迫使當局必須要在衛生議題仰賴自身判斷。

▼總統蔡英文。(圖/總統府提供)

►偷偷分享少女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