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終止連4月賣超 上週轉買臺股4.5億美元
外資終止連續四個月賣超臺股,上週轉買4.52億美元,爲亞股中買超第三大的市場,與印度股市的5.3億美元相去不遠,不過,加碼臺股力道卻不及韓股11.57億美元的一半。
摩根JF亞洲基金經理人李忠翰分析,儘管上週亞股不論在外資動能或漲勢上都出現一番慶祝行情,但8月仍將是關鍵時期。亞太(不含日本)企業將陸續在8月公佈第二季或上半年財務報表,眼見歐債危機的影響已經從總經面蔓延至企業獲利面,第二季企業獲利數字可能面臨下修風險。分析師基於悲觀的展望,再度調降下半年企業獲利預估數,偏弱的獲利動能可能持續到八月底。
李忠翰說,公佈企業獲利未必是壞事,亞股若能企業獲利落底而利空出盡,則以亞洲(不含日本)CPI年增率目前下降至3.6%,已回到正常景氣循環的低水位來看,配合國際資金迴流,可望再度推升股市。
JF南韓基金經理人崔光鉉(David Choi)指出,南韓7月中旬宣佈降息,是三年半來首度舉措,將有助於韓元兌美元貶幅擴大,短線利於維持出口競爭力。雖然南韓容易成爲外資進出的標靶,但歐債危機對南韓實質影響有限,因爲南韓對歐洲出口佔比僅13.5%,中國纔是南韓最大的出口國,佔比超過24%,是中國成長的主要受惠者。
再者,隨年底南韓將進行總統大選,仍可望有政策面利多出爐,加上南韓財政面穩健,一旦全球風險偏好回升,外資向來着墨甚多的韓股應有相當期待空間,崔光鉉認爲,當歐美情勢開始好轉,價值面最具吸引力的市場可望率先彈升,韓股表現應會超越整體亞股。
JF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表示,全球股市過去三年觸底反彈以來,東協股市之風險調整後報酬最佳,而且,泰、馬、菲、星及印尼五國之風險調整後報酬排名在亞太市場皆名列前茅。
黃寶麗分析,龐大的內需商機大幅提高東協對抗歐債事件的防禦力。儘管歐債肆虐,東協企業獲利仍然強勁,尤其是內需導向企業免於出口商或原物料廠商所受之外部環境波動影響,表現相對搶眼,也支撐股市深具防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