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體驗從土地到餐桌 喜樂院生喜摘首批萵苣

喜樂保育院生在二林社大老師指導下,以自然農法種植萵苣、蔥、高麗菜、韭菜等,生長期較短的萵苣在今日歡喜收成,院生體驗收成的喜悅。(葉靜美攝)

喜樂保育院生將以自然農法種植的萵苣,搭配雞肉、紅蘿蔔絲及潤餅皮等,做成生菜包肉及生菜卷,與指導的老師及院內師生共享午餐。(葉靜美攝)

喜樂保育院從去年開始在園區內約54坪的空地進行整地,並在今年3月初種上蔬菜,成爲院內9位慢飛天使的實作蔬果園,院生們透過親身種植、採收,體驗農作的成就感,經過60天,今天將首批採收的萵苣,製做成生菜包肉及生菜卷與指導的老師及院內師生共享,院生開心大喊我很棒喔!

喜樂保育院自去年開始對園區內54.2坪空地進行整地,並隔成溫、網二室,搭建自動灑水、施肥系統,並與二林社區大學合作在園區辦理食農教育,今天開心展示首批採收的萵苣。(葉靜美攝)

喜樂保育院自去年開始對園區內54.2坪空地進行鬆土、除草及培土,並隔成溫、網二室,搭建自動灑水、施肥系統,並與二林社區大學合作在園區辦理食農教育,9名理解能力和反應較好的發展遲緩青少年,在二林社大老師指導下,以自然農法種植萵苣、蔥、高麗菜、韭菜等,光萵苣就種了7個品種,生長期較短的萵苣也在今日歡喜收成,並搭配雞肉、紅蘿蔔絲及潤餅皮,做成生菜包肉及生菜卷共享午餐。

食農教育指導老師陳發財表示,指導過國中小同學食農教育,學生們是把種菜視爲學習的一部分,慢飛天使雖學習慢,卻把種菜當成學習的全部,用全部的愛心種植蔬菜,這也是二林社大的指導單位中長得最好的蔬菜。

二林社大主任秘書謝日恆說,2022年來喜樂保育院規畫菜園,當時全是雜草,經半年時間養地,終於在今天有這麼好的收成,種菜過程中,讓喜樂慢飛天使體會食農教育中的「食當季、吃在地」,也在其中享受綠療的功能。

喜樂保育院林玉嫦院長表示,看到二林社大的食農教育貼文,啓發她也想讓院生來嘗試,因此連結二林社大師資,讓孩子親身體驗農作過程,學會「一分耕耘 一分收穫」的道理,感謝二林社區大學用心規劃課程,及大錚實業有限公司贊助30包有機肥料,讓一門課程,帶來多樣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