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借勢大陸再造臺流輝煌
社評
疫後大陸演唱會市場火熱,臺灣歌手是主力,以北京演唱會地標凱迪拉克中心爲例,4月至今共舉行29場演唱會,臺灣歌手李宗盛、周華健、張信哲、五月天等佔16場,超過半數以上。周杰倫海口演唱會3天,爲當地拉動9.76億元人民幣旅遊收入。李宗盛、周杰倫、伍佰成爲新聞媒體及社交平臺流量之王,臺灣流行文化再次「翻紅」。
臺流離不開華語文化圈
回到臺灣,由於文化產業發展遲緩困頓,文化部提出4年100億元「黑潮計劃」,規畫從藝術、出版、文創、影視音、文化科技、文化外交等6個面向,將臺灣文化推廣至國際市場,已獲行政院覈定。相較韓流與大陸流行文化的崛起,臺灣文化產業欲重現昔日輝煌,政策扶持固然重要,借勢大陸更是重要的途徑。
臺灣文化產業尤其流行文化,不能忽略大陸市場。大陸文化產業市場需求旺盛,2023年暑期檔電影票房收入達206.19億元人民幣;大型演出11萬場,票房收入102.77億元人民幣。除疫後復甦因素外,大陸文化產業需求增長與消費結構調整有關,未來仍有極大成長空間。
臺灣文化資產在大陸擁有絕對吸引力,正在舉行的杭州亞運會宣傳片中的白娘子,用的是臺視版經典造型;大陸車載導航中最受歡迎的語音是林志玲的聲音;大陸街頭如火如荼的奶茶商戰,源於臺灣珍珠奶茶帶來的消費習慣,此外還有更多臺灣文化資產值得深耕,這些都是「臺流」復興的種子。
「臺流」離不開華語文化圈,從鄧麗君到《康熙來了》,臺灣長期佔據華語流行文化的中心。金馬獎是華語電影最高獎,獲奧斯卡獎(含提名)的幾部華語電影《喜宴》、《飲食男女》、《臥虎藏龍》多出自該獎項,瓊瑤劇、偶像劇紅遍大陸,華納、滾石唱片吸引新加坡的孫燕姿、馬來西亞的梁靜茹在臺灣出道,前例太多。
臺灣流行文化的輝煌,得益於大陸及華人世界的龐大市場。重要的是,昔日的創作,能夠引發華人圈的情感共鳴、得到認同。正在大陸巡迴開演唱會的伍佰,場場演唱會都成爲「聽衆」,因爲現場都是20來歲的年輕歌迷,成爲歌迷大合唱,伍佰的老歌能引發年輕人的共鳴,足見其創造力足以穿越地理與時間的限制。
臺灣流行文化影響力不如從前,並非欠缺內容創意,而是因爲本土市場規模太小,失聲於規模效應的網路時代。網路時代電視媒體式微,收視率下降,主流消費轉向網路,尤其是近十年,消費者媒體使用習慣的改變。臺灣文化企業轉型遲緩,傳播影響力下降,使得資金缺乏,節目製作預算精打細算。因此年輕人轉向看陸劇、陸綜,喜歡玩小紅書、抖音,網路流行文化之所以吸引臺灣年輕人,背後是大陸在新媒體技術下成熟的娛樂業經營模式──透過大數據分析年輕消費者生活方式與喜好,經營模式不斷創新。
黑潮計劃非大外宣工具
近年兩岸合作創造出不少好的文化作品,大陸文化產業發展迅速,陸劇、陸綜受到歡迎,也離不開優秀的西進藝人,無論是金牌製作人王偉忠、主持人蔡康永,演員張鈞寧、霍建華,乃至導演、配音員、剪輯師,處處都有臺灣前輩與新鮮人的影子。
臺灣大可利用大陸資源和平臺,講述臺灣的創意與故事。許多臺灣藝人如費翔、姜育恆等,透過春晚平臺博得全球知名度;南音傳承人賴多俐透過春晚,讓臺灣客家人的故事爲全球華人所熟知。近年愛奇藝投資拍攝《逆局》、《不良執念清除師》等臺劇,臺灣原創與大陸資本及運營團隊合作,播出之後獲得好口碑,在兩岸掀起廣泛討論。
4年百億的「黑潮計劃」,對資金缺乏的臺灣文化產業來說是及時雨,應有益於臺灣文化的提升,若只是利用文化活動向民衆傳達意識形態,反而對臺灣文化影響力的擴散不利。我們多年來呼籲大陸鬆綁對文化創作的內容審查,「黑潮計劃」倘若是爲傳達民進黨政府的意識形態,反而會成爲臺灣文化枷鎖。
推廣臺灣文化,繞不開華人文化圈,「從世界走向中國」是捨本求末,透過與大陸合作走向世界,則將事半功倍。臺灣應當有這個勇氣與信心,藉助大陸的市場與人氣,再造「臺流」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