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緬懷兩岸和平使者 守住臺海安全閥
社評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率團啓程赴大陸參訪前夕,驚傳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圓寂、中央研究院院士朱雲漢教授離世的消息,震撼臺灣乃至整個華人社會。星雲大師、朱雲漢院士是兩岸和平的使者,也是兼具中華民族大智慧與大胸懷的典範。夏立言不畏壓力前往北京與陸方溝通證明了:促進兩岸和平發展的崇高事業,臺灣後繼有人。
開創兩岸和平之路
夏立言去年率團登陸時,適逢中共反制裴洛西來臺進行圍臺軍演和對臺制裁,政治壓力頗大,國民黨青壯派也出現質疑、反對的聲浪。當此美中關係緊張、臺海戰爭風險不斷升高之際,國民黨再次派團訪陸,至少可以產生兩個層面的作用:第一,讓大陸確信臺灣仍有和平理性的民意,增強了北京以和平方式處理兩岸政治問題的戰略定力;第二,傳遞臺灣基層老百姓要過好日子的訴求,讓北京對臺「政治歸政治、民生歸民生」,陸續解除兩岸經貿禁令和交流限制。
夏立言再次登陸,內外情勢較半年前已發生很大變化。首先在兩岸關係架構下,大陸新對臺班子組建完畢,釋出願意協商、交往的和平訊號,亦有意在擱置政治分歧的前提下,維持兩岸既有協議下雙方公權力機構之間的事務性溝通機制。其次,在美中關係架構下,雙方「競中有合」模式雖然充滿不穩定因素,但高層溝通並未中斷,至少目前美方在麥卡錫來臺議題上保持低姿態,拜登政府對「臺灣非國家」的定位相當清晰。
可惜的是,國內部分輿論自我限縮在2024大選架構之內,將夏立言之行矮化、窄化爲片面追求政黨乃至個人利益,忽視了蔡政府自身也希望維持兩岸互動、尊重在野政黨扮演橋樑功能。
以小三通復航和金酒解禁爲例,金門縣長陳福海、國民黨立委陳玉珍穿梭於廈門、金門與臺北之間,既能見到國臺辦、對岸福建省政府決策者,也能拜會陸委會高層,如果沒有紅、藍、綠之間的共同默契和轉圜空間,怎麼會推出這些利多政策?
尤其在星雲大師、朱雲漢院士不幸離世的特殊時間點,繼承他們的風骨、智慧與遺志,更需要勇往直前開創兩岸和平之路。星雲大師以大慈悲、大智慧贏得兩岸華人社會尊重,也超越意識形態分歧同時獲得共產黨、國民黨、民進黨、民衆黨的禮遇。兩岸關係破冰後,星雲大師持續資助兩岸學術和青年交流,造福兩岸和平發展。同樣,朱雲漢院士以獨有的國際視野、歷史縱深,研究民主政治如何達到善治的華人思想家,他的著作不僅同時獲得兩岸人文社科知識菁英的推崇,也身體力行推動兩岸、中外智庫對話。
探索兩岸和解之道
回顧星雲大師和朱雲漢院士的一生,有兩大閃光點:第一,以全人類的普世關懷和中華民族的歷史高度,去看待當代社會的各種矛盾與分歧,因而他們的論斷往往四兩撥千斤,總給人醍醐灌頂之感;第二,既是思想家又是行動者,將「坐而言」與「起而行」緊密結合,活躍在兩岸交流的最前線,爲兩岸交流互信與探索兩岸和解之道,傾注大量心力。
如果世間能再多一些像星雲大師、朱雲漢院士這樣的兩岸和平締造者,相信兩岸關係的未來會更加樂觀,但斯人已逝,這是兩岸和平發展的重大損失。我們期許夏立言此行以及與北京高層的對話,絕不是僅僅代表國民黨、或代表朱立倫,也不僅僅是政治性的「國共政黨交流」,而是應該站在中華民族蒼生的高度,爲臺海和平找一條出路,爲兩岸關係守住並加上一道安全閥。這纔是對星雲大師、朱雲漢院士遺志之真正繼承。
幾乎每位民進黨高層都曾在佛光山謙卑聆聽星雲大師的教誨,而蔡政府的中青世代政治幕僚也有不少人修過朱雲漢教授的課、讀過他的論着。兩岸關係能否化危爲機,取決於民進黨能否擱置政黨私利、能否超越偏狹格局,爲臺灣與兩岸人民造就和平與福祉。如果民進黨政府樂見夏立言與陸方溝通,禮遇陸方人士來臺弔唁星雲大師與朱雲漢院士,2023年或許會被載入兩岸關係的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