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以巴衝突改變烏克蘭的命運

社評

中東衝突持續超過1個月,事件一發生,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就擔心,美國可能因支持以色列而分走對烏克蘭的援助。果然隨着中東戰火延燒,美國加大對以色列的軍事援助,漸漸無暇顧及烏克蘭膠着的戰局。烏克蘭夏季反攻收穫有限,正好給了西方卸責的理由,準備從烏克蘭戰場抽身。烏克蘭很可能因無法承受西方疲乏與戰場失利的雙重壓力而接受停火,成爲紛亂詭譎世局中被拋棄的一個棋子。

美難兼顧兩場戰爭

拜登10月下旬提出高達1050億美元追加預算案,主要用於對以色列和烏克蘭的軍事支援。但在衆議院新任共和黨籍議長強生主導下,只通過對以色列的145億美元援助,顯示兩黨對是否繼續援助烏克蘭出現嚴重分歧。拜登雖有否決權,但顧慮延宕對以色列的援助,權衡得失後決定先行運用「總統撥款權」,提供4.25億美元給烏克蘭度過冬天,相較原本的614億美元,簡直杯水車薪。拜登會不會重新提出對烏克蘭的軍援案,將是民主黨是否堅持援烏的指標。

從澤倫斯基9月訪問美國時所受到的禮遇不若以往,就可以看出美國對支援烏克蘭的熱情已經出現疲態。美國已提供烏克蘭超過1100億美元的援助,但戰事陷入膠着,讓共和黨人孤立主義再起,認爲應將經費用於改善邊境非法移民的問題。此一主張贏得不少民衆的支持,對拜登構成不小壓力。

拜登並未放棄對烏克蘭的支持,但是以美國當前的實力,很難同時兼顧歐洲與中東兩個戰場。以巴戰爭戳破美國有能力同時打兩場戰爭的神話,這隻會加速美國孤立主義的再興。拜登對烏克蘭的支持,不但顧此失彼,反而使川普聲勢再起。根據《紐約時報》和西耶納學院(Siena College)合作的最新民調顯示,針對明年美國總統大選,拜登在6個關鍵州中的5個州落後川普,成爲拜登選情的重大警訊。

共和黨一旦上臺,將是烏克蘭的夢魘。在共和黨與川普的論述中,俄烏戰爭被視爲拜登個人的戰爭,川普甚至誇口,只要他再度當選,不用24個小時就能結束俄烏戰爭。親俄的川普會如何結束俄烏戰爭可想而知,無怪澤倫斯基在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對川普重返白宮極爲焦慮。

歐盟援烏也現疲乏

不只在美國,「烏克蘭疲乏」也在歐盟國家蔓延。最近傳出,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曾接到惡作劇電話卻不察,承認歐洲國家領袖普遍對烏克蘭戰爭感到疲乏,需另尋出路。歐盟成員之一的斯洛伐克剛舉行完大選,新任總理費科表示將停止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以巴戰爭讓原本就疲乏與分裂的歐盟國家,因境內反猶主義與伊斯蘭恐懼症的激化,而更急於從烏克蘭戰場脫身。

在國內外雙重壓力下,拜登必須在烏克蘭與以色列中間做出選擇。總統大選在即,若他不做出選擇,美國選民就會做出選擇。美國與烏、以之間的親疏遠近、利害得失,美國會如何選擇根本毫無懸念,不做他想。

澤倫斯基於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訪問基輔時承認,烏克蘭的反攻沒有取得重大進展。原本烏克蘭與俄羅斯相比,戰略資源就明顯不足,進入消耗戰對烏克蘭越來越不利。根據專家表示,如果盟國援助與國內生產供應不及,烏克蘭明年將會耗盡彈藥。反之,俄羅斯庫存砲彈還有300萬枚,本身的產能也達到每年300萬枚,加上北韓所提供的支持,在軍火上遠勝烏克蘭。在人員上,根據西方估計,烏克蘭士兵的傷亡已經達到20萬人,俄軍傷亡可能倍於烏軍,但是俄國還有動員能力,而烏軍已經開始徵調老殘男性,恐將無以爲繼。

西方媒體越來越多不利於烏克蘭的報導,高層的鬥爭與貪腐傳聞不斷,軍火盜賣流入中東繪聲繪影,讓人聯想美國拋棄越南與阿富汗的前奏,以巴衝突這隻黑天鵝可能改變基輔的命運。從烏克蘭的例子,我們應體認自恃倚靠大國而挑釁強鄰的後果,備戰不足以止戰,若無自身的和平方案與求生之道,就只能成爲地緣政治中棄保或交易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