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貓一杯全網被封 !央視:無底線追求流量不可取

抖音、微信、微博等平臺出手,正式封禁網紅“Thurman貓一杯”全網相關賬號。

4月12日,杭州警方通報“秦朗丟失的作業本”事件的調查結果:經查,爲吸粉引流,網民徐某某(女,29歲,網名“Thurman貓一杯”)與同事薛某(男,30歲)共同策劃、編造“拾到小學生秦朗丟失的作業本”系列視頻腳本,後網購寒假作業本,用手機自拍、製作相關視頻,並散播至多個網絡平臺,造成惡劣影響。

目前,公安機關已依法對徐某某、薛某及二人所在公司作出行政處罰。

隨後,“Thurman貓一杯”在社交平臺發佈視頻並鞠躬道歉。

企查查顯示,涉事博主名下關聯6家公司。其中,廣州赫曼網絡科技公司註冊多個“貓一杯、THURMAN 貓一杯”商標。

另據央視報道,在很多所謂的網紅流量背後,都有類似的公司機構操盤引流,它們也就是所謂的MCN機構。在整治網絡謠言的過程中,整治MCN機構信息內容亂象是重點。MCN機構是可以爲網紅和所謂自媒體提供內容策劃製作、宣傳推廣、粉絲管理、簽約代理等服務的各類機構總稱。

MCN機構在互聯網信息內容服務領域,業務類型廣,動員能力強,社會影響大。簡單來講,MCN就是網紅“大紅大紫的背後推手”。

目前,超九成網紅都有簽約的MCN機構。據初步統計,幾家頭部的網站平臺,擁有1000萬以上粉絲的賬號,大約有40%都是由MCN機構簽約的。

法學專家表示,有的時候,一旦出現虛假信息,其實背後的始作俑者不單純是賬號,而是相關的簽約的MCN機構,它爲了獲取熱點,就是達到相關的舊聞新炒的熱點相互印證的效果,它會推出好多的賬號,發佈同質化內容,所以一旦出現相關的問題,往往網民是被矇蔽的。

相關的法律對此也有具體的規定,比如去年中央網信辦專門出臺一個關於加強自媒體管理的通知,其中就要求平臺也要對MCN加強管理,比如說對MCN出現的發佈虛假信息,或者利用矩陣的方式傳播虛假信息等,一旦出現違法違規的情況,平臺要對MCN進行清退,而且對此要進行一定的限權等等的相關措施。

央視主播表示,流量變現的真正邏輯應該是用優質靠譜的創作更好地向公衆提供有品質、有營養的內容,贏得立得住的長久流量,從而獲取相應的正當收益,不能變成一味博取眼球而喪失底線。

對於自媒體和MCN機構而言,無數事實已經證明,無底線追求流量最終只會被廣大網友拋棄。道德底線不能踩,法律紅線不能碰。自媒體造假歪風必須剎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