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追求流量,電視劇陷入“新套路”

塗着髮膠、住着別墅、抽着雪茄,這樣的偶像劇配置居然出現在抗日題材劇裡。日前,以“《亮劍》3”爲賣點的抗日劇《雷霆戰將》被《人民日報》批評,“‘偶像劇’套路用錯了地方”。目前,該劇已在相關視頻平臺下架並停播。

歷史題材做偶像化年輕化改編,用意是爲吸引年輕人,但罔顧歷史真實、違背藝術規律,反而形成了“新套路”。在當下影視劇中,《雷霆戰將》並不是孤例。在2020中國電視藝術創新峰會上,不少專家、業內人士總結批評了當下電視劇中的新套路。套路化和當下創作中一味追求大數據流量,忽視真實生活體驗,導致觀衆逐漸流失。

重在引領而非一味迎合

《雷霆戰將》中,當張雲龍飾演的八路軍獨立團團長王雲山對賴雨濛飾演的女護士回身一笑時,人們看到偶像劇中熟悉的一見鍾情初遇套路。戰火紛飛下,高偉光飾演的川軍178師師長郭勳魁仍氣定神閒地喝着咖啡,並不忘吐槽“糖放多了”,顯然“霸道總裁”範兒上身了。

用偶像劇套路去消解“抗日神劇”套路,這種“創新”反而會陷入更深的“篡改歷史”套路里。《人民日報》評論中指出,今天用藝術手段再現抗日戰爭歷史,是爲了讓後世銘記歷史,不忘國恥,曾經出現的“抗日神劇”背離這一初衷,受到廣泛批評,《雷霆戰將》儘管沒有手撕鬼子、手榴彈炸飛機等雷人情節,但同樣背離歷史真實,難以讓人欣賞。

筆挺整潔的軍服紋絲不亂的頭髮、青春靚麗的扮相,這樣的電視劇的確養眼。然而,正如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電視藝術交流協會名譽會長仲呈祥所說,電視劇不能只滿足於養眼。“如果藝術止於養眼不能進而養心,最多是平庸的藝術。優秀的藝術一定是通過養眼進而養心,創作者要重在引領,而不是一味迎合。”

農村題材劇也被“套路”

“長跪不起,必定下雨”“反派死於話多”“女扮男裝永遠看不出來”……近年來,常有網友總結電視劇各種套路,而隨着電視劇產量增加和類型逐漸多元,舊的套路還在,新的套路又開始出現。

比如,近來被關注的農村題材也有了套路。中國電視藝術交流協會副會長孫泱發現,在許多農村題材劇裡,主人公初去農村時,村裡往往會劃分成兩大陣營,一幫先進分子和一幫調皮搗蛋的懶漢,前者往往是被打壓的。隨着主人公的到來,先進分子才被帶動起來,逐漸感動後進,這已經形成一種套路化表達。“現在的農村題材與年輕觀衆距離相對較遠,我們要展現農村的新面貌,但劇本、製作往往讓人物穿着的確良解放鞋,這樣的套路化呈現很容易讓年輕觀衆流失。”

改革開放題材電視劇大都從改革開放時講起,但非得用這樣的開篇才能講故事嗎?”中國文聯電視藝術中心副主任趙彤注意到,當下現實題材劇也有新套路:劇情空間大多集中在長江下游,主角出場時多是普通小人物結尾時紛紛成了老闆。

在影視劇裡,套路爲何層出不窮?在仲呈祥看來,追求大數據和流量是讓創作套路化的原因之一,“也許物質生產可以數據化,但精神生產不能”。

導演陳嘉上同樣反對電影圈裡的大數據和流量公式,由他執導的《逃學威龍》無論題材、主演、類型在當時都不被看好,卻成爲1991年香港電影票房第一。“大數據是統計過去和結果的,而電影之所以受觀衆歡迎,在於創新。”

臉譜化人物缺乏真實感

面對郭勳魁戰場喝咖啡、抽雪茄的質疑,劇方日前回應,郭勳魁之所以有這樣的“戰時操作”,一方面是因爲他樂觀、淡定的大將心態,另一方面則是他的背景人設。“劇中郭勳魁畢業於黃埔軍校,是法國留學高材生。一個留法的國軍少將喝咖啡、抽雪茄,既符合他的個人生活習慣和喜好,也契合他的國軍高級將官背景。可見問題不在雪茄和咖啡,而在環境。但即便如此,也沒有硬性規定戰場上,國軍將領就不能抽雪茄、喝咖啡。”

讓觀衆覺得尷尬和齣戲的,恐怕不是人設和環境,而是缺乏真實感。《文藝報藝術部主任高小立發現,許多人在創作典型人物時會概念先行,寫到最後,就是一個模式化、臉譜化的形象,而不是有血有肉的人。

在創作中沒有真正做到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同樣是產生套路的原因。孫泱說,許多套路化的農村劇缺乏農村鮮活土壤,創作者用自己的創作概念來寫舊有印象,看後更讓人覺得千篇一律。

“中國電視劇在創新中走向今天的繁榮,無論怎麼創新、什麼題材的創新都要按照電視劇藝術規律來。要把所有感受傾注到人物身上,這是電視劇永恆不變的創作理念。”高小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