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年盜銀行44億 比特幣下個洗錢熱區?

比特幣等P2P加密電子貨幣可能成爲網路攻擊金融機構後洗錢熱區路透資料照片

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近期公佈報告分析網路詐欺、空頭公司、加密電子貨幣領域的竊取行爲,每年造成全球金融單位超過1.5億美元(約43.9億臺幣)損失,他們呼籲所有金融機構合作加強防禦能力

網路犯罪份子常見手法包括招募求職者充當「錢騾」(money mules),在求職者不知情或被迫下,利用他們資料和帳戶,向企業提取不法所得,而且其中往往涉及勾結金融機構內部人員,讓新帳戶審覈更容易過關,接着利用盜出的資金購買珠寶或不動產,把錢洗白。

SWIFT這份報告指出,網路攻擊對金融圈構成的威脅「從未如此嚴重」,網路犯罪資源豐富,而且不段改進手法,洗錢技術越來越無從追蹤。金融界應該要強化資訊共享,審覈新帳戶時也該更嚴格,在系統維護上也要加大投資與把錢花刀口上,以增加防禦網路攻擊能力

協助製作報告的商務技術諮詢公司BAE網路安全金融服務負責人稱,不論是個體或有組織犯罪,網路攻擊造成每年超過1.5億美元損失,除了金融界合作和資訊共享,也應該與執法部門更緊密合作,瞭解日新月異的洗錢技術。此外,雖然目前對於網路攻擊手段已有很多研究,但資金被竊取後的情況所知並不多。

透過加密電子貨幣洗錢的案例不多,但少數案件所涉及金額已經高達數百萬美元。SWIFT分析,這領域也可能是下個潛在熱區,因爲加密電子貨幣如比特幣、萊特幣都是基於P2P機制,通常往來都只需要email帳號,方便規避金融機構各種審覈與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