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豬肉郵包裁罰新制上路3個月 截獲99違規沒人受罰

陳吉仲表示,歷年中秋節前後是境外含肉月餅等動物產品以快遞及郵包等方式違規輸入的高風險時段,爲防止非洲豬瘟疫情藉由國際郵包寄送之豬肉產品傳入我國,農委會公告違規郵包裁罰新措施,自今年5月20日起實施至今,查獲來自過去3年發生疫情國家的豬肉產品郵包數量共計99件,由防檢局進行行政調查確認屬違法輸入者即予以裁罰。(防檢局提供)

爲防堵非洲豬瘟入侵,並將收件人責任納入罰則,農委會公告違規郵包裁罰新措施,今年自5月20日起若有含豬肉製品郵包自非洲豬瘟疫區寄來臺灣,依規可罰收件人20萬元。然而根據非洲豬瘟應變中心統計,520至今共截獲違規郵包99件,但目前仍無任何案例受罰。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30)日於「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第24次會議」會後記者會表示,歷年中秋節前後是境外含肉月餅等動物產品以快遞及郵包等方式違規輸入的高風險時段,爲防止非洲豬瘟疫情藉由國際郵包寄送之豬肉產品傳入我國,農委會公告違規郵包裁罰新措施,自今年5月20日起實施至今,查獲來自過去3年發生疫情國家的豬肉產品郵包數量共計99件,由防檢局進行行政調查確認屬違法輸入者即予以裁罰。

防檢局長杜文珍解釋,這99件當中90件已排除,剩下9件仍在調查當中,排除原因是因爲不曉得寄件人是誰,或是來源非母國或誤收,雖然第一次可罰20萬元,但若收件人強調對此不知情,防檢局會將收件人留下資料,若再被查獲就不能說不知道,也不會因爲收件人否認到底就會放過,所有裁罰都會秉持「毋枉毋縱」的原則,但目前這99件尚無任何開罰案件。

陳吉仲指出,措施實施後違規郵包已較去年同期呈下降趨勢,來源仍以中國大陸和香港爲主,泰國、越南和菲律賓也仍有零星案件,雖然違規快遞及郵包案件數量下降,但入境旅客違規攜帶豬肉產品案件則呈現增加之趨勢,統計今年1月至8月23日違規攜帶豬肉產品入境被裁罰20萬元的人數已有63人,較去年全年被裁罰人數43人明顯增加,尤以7月至8月較去年同期增加33人最爲顯著。

根據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自2018年8月27日防堵非洲豬瘟至今,截至今年8月23日止,計檢驗違規肉品非洲豬瘟病毒核酸4259件,驗出384件陽性 (中國大陸310件、越南65件、泰國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