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彥》用口水發電

英文說:「臺灣無核也不會缺電」,說得好輕鬆,好風光

國民權力追問:電從哪裡來?太陽能海上風機天然氣?還是燒更多「乾淨的煤」?閣揆蘇貞昌說:「民進黨不用愛發電,但是用科學發電。」很好,有進步,終於承認,愛不能發電,要用科學。就讓我們看看科學數據

根據經濟部新版能源政策,2025年能源配比爲燃氣50%、燃煤27%、再生能源20%、其他3%,包含核電1%、燃油1%、抽蓄水力1%。奇怪了,不是說無核也不缺電嗎?爲什麼還留了「百分之一」的核電尾巴呢?看來經濟部並沒有徹底貫徹蔡總統意志

2017年再生能源佔總發電量的4.6%,依經濟部規畫,明年佔比要上升到9%,也就是說,只要我們票投蔡英文連任總統,奇蹟就發生了,再生能源在兩年之間就翻一番,這是以往20年努力的總和,要讓陳水扁馬英九總統都羞愧到無以復加。

實情如何呢?過去3年來,臺電的「供電吃緊日」從161天變成207天,又增加到281天,也就是說,去年1年365天有8成的日子用電吃緊,天天亮黃燈,工商業抱怨說的「缺電」是真實存在。

難道經過427廢核大遊行,蘇院長改用「科學發電」後,今年用電吃緊的日子就會少下來嗎?我不認爲能回到2015年馬政府時代水準─1年158天亮黃燈。明年總統大選投票前,我們要求蔡總統公佈2019年的數字,讓公民知道您的話是否可信。

再說說2025年。蔡英文的目標是太陽能發電要裝置到1823萬瓩,而2017年只有52萬瓩,8年之間要增加1770萬瓩,是2017年的35倍,可能嗎?科學嗎?我的大腦想不出來,要靠膝蓋

蔡總統寄以厚望的離岸風力發電目前只有兩座4000瓩的示範風機,爲達到2025年5500MW目標,若以每颱風機爲8MW計算,7年內要設687座風機,平均每年設98座。建議蔡總統明年1月做一個「綠色能源之旅」,點閱一下,除了那兩架示範風機外,又增加了幾架風機?請蘇院長今天就下令國發會將經濟部的離岸風機進度列入管考,我們很寬容,今年內能做出49座(年度完成率50%)就算達標。

2025年前若需達成再生能源發電佔比20%且完全替代核電,就還要有額外的備用(載)容量智慧電網儲電設施,這3項設施同時齊備可能性不高,因此需要更多的燃煤電廠,尤其是啓動速度快的燃氣電廠補位。但觀塘儲氣站的規模已大大縮水,藻礁保護戰的硝煙仍在,到時真就有足夠的儲氣槽與儲氣量嗎?天然氣發電如果無法供應傳說中的50%,臺灣就真的要「斷氣」了!

作者環保署前署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