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出行說|餘凱:用戶體驗是自動駕駛打造的核心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11月8日報道

2017年10月,地平線獲得英特爾投資領投,嘉實投資聯合投資,其他包括現任股東晨興資本、高瓴資本、雙湖投資和線性資本參投的近億美元A+輪融資。

近日在北京,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與包括本站汽車在內的多家媒體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深度交流。餘凱表示:“地平線成爲自動駕駛核心的大腦,自動駕駛軟件、硬件提供商的目標是沒有變的,雖然起初以Intel爲對標,但與Intel合作一方面能夠獲得更多有利於發展的資源,雙方互補以促進加速成長;另一方面,自動駕駛計算平臺是一個開放的計算平臺,只有開放合作才能走得更快。”

另外,地平線核心目標是專門爲自動駕駛打造處理器,簡單來說,就是如何讓車能夠感知、定位、建地圖、做路徑規劃,把用戶安全地送到目的地。

餘凱透露,最新的面向智能駕駛和智能攝像頭的嵌入式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處理器即將發佈。

“用戶體驗”是自動駕駛需要思考的核心

地平線之所以叫horizon robotics,是因爲未來會有很多能夠去改變人們生活的機器人(robotics),而自動駕駛是最大的機器人品類。

未來的汽車,其實機械部分已經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電池,還有就是自動駕駛的部分(從傳感到決策)。

餘凱說,地平線的目標不是做通用的深度神經網絡處理器,核心目標是專門爲自動駕駛打造處理器,簡單來說,就是如何讓車能夠感知、定位、建地圖、做路徑規劃,把用戶安全地送到目的地。

而地平線的主要服務客戶羣,主要爲主機廠,其次爲出行服務商。針對主機廠領域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在動態環境裡面,在終端上做感知決策,並且一定要實時,不能延時。

所以思考真正的用戶體驗是核心,在自動駕駛這個領域裡面,唯一不可或缺的就是安全,餘凱認爲,因爲自動駕駛做得好不好關乎生死問題。

目前做深度神經網絡架構的處理器公司數量較少,中國有三家,地平線爲其中之一。

比如與英偉達產品相比,地平線的優勢在於可以將功耗和成本控制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之上,餘凱解釋,因爲地平線的產品是對專用任務處理的。

對於下一步的發展側重點,餘凱表示,會更多地從中國本地的交通路況考慮。另外,明年會專注於“盤古”一代的商業化落地。

中國的路況與歐美相比有很大的差別,對中國來講,首先第一場景是停車跟交通堵塞,經常踩剎車是用戶比較反感的駕駛體驗,最終考慮產品如何與每天的生活連接,這是地平線的特殊性,也是地平線的獨立價值。

而軟硬件結合是不變的發展思路,餘凱說,自動駕駛的中間環節越少越好,過於開放會出現問題,因爲複雜所以需要軟件和硬件高度配合。不過,餘凱坦誠講,地平線目前沒有向整車方向發展的打算。

自動駕駛突破只是時間問題

到2020年,自動駕駛產業大概有5400億歐元的市場估值,因爲深度學習、增強學習的發展,以及計算力的提升,使得未來機器開車能夠比人開得好,這只是時間問題,餘凱說。

因爲技術在產生一些質變的影響,同樣也發生自動駕駛所需要的感知層面,它的感知準確率正在逼近超過人的水平,突破就是時間問題,關鍵在於巨大生產力的提升。自動駕駛的變革意義在於提供一種可能性,應該在5-10年的時間內實現。

2020年可能是自動駕駛重要節點的原因,是因爲汽車產業固有的迭代週期和技術的現狀。汽車產業的週期特性基本上爲每三年進行迭代。目前基本上L2的技術已經成熟,現在主機廠的研發力量主要是投入在L3的自動駕駛上,目標是在2020年推出第一代L3的自動駕駛。

對於自動駕駛產生的法律問題或倫理問題,餘凱認爲,自動駕駛一定會帶來倫理問題,但這種挑戰是可以通過技術來駕馭的。

而對於中國在自動駕駛領域方面的法律法規,餘凱認爲政府實則是在鼓勵。

中國的法規現在其實是處於灰色地帶,它並沒有嚴重地說不讓,也沒有嚴格地說讓。因爲政府要真正嚴格規定的時候,需要清晰地定義邊界條件是什麼,但是目前階段這些事情還都沒有答案,就“讓子彈飛一段時間”,讓技術暴露它的優勢和問題,再去做完善的規定是比較合適的。

就像互聯網產業,如果在2000年的時候去監管,可能就把這個產業掐死了。

那麼,自動駕駛技術是否會剝奪汽車本身的駕駛樂趣呢?應當最終取決於產品設計,技術只是提供一種可能性。產品如果是乘用車的話,應該是隨時可以切換的;如果是一個20人的小巴,應該嚴格禁止任何人來開這個車,餘凱說。

衝破關鍵壁壘在於建立生態

實現自動駕駛需要一個基礎的大數據積累。

如何解決大數據的積累問題?餘凱認爲要靠生態,靠最廣泛的合作伙伴的生態。這是非常重要的,能夠把邊界給打破,能夠跑得更快,需要具備主動建設的生態思維。

地平線目前以與運營公司合作的方式來採集數據,規模今年是50輛車,明年是1000輛車。

餘凱介紹,博世是目前重點合作的合作伙伴。主要是在自動駕駛的深度學習的軟件方面。而跟Intel合作,夠獲得很多有利於發展的資源,雙方也非常地互補,比如他們有FPGA、有CPU,這些是屬於深度神經網絡處理,都是屬於很有意義的資源。

另外,自動駕駛也離不開5G的聯網。Intel是全球唯一一家在多方面都掌握核心資源的公司。所以對於地平線來講,跟Intel的合作,毫無疑問的是能夠加速地平線的成長。

地平線將用近億美元A+輪融資來加速技術產品研發和商業落地,打造以人工智能處理器架構和算法軟件系統爲核心的關鍵技術,並面向自動駕駛和智能城市等重大應用場景,推出系統級嵌入式人工智能解決方案。

未來出行說:

當電動汽車遇上人工智能,未來會怎樣?一場前所未有的跨界思想動員,一次前所未有的媒體聯合訪談,讓我們走進未來,迎接滾滾而來的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出行產業浪潮!

大型深度對話欄目《未來出行說》,訪談出行產業意見領袖,挖掘行業實踐經驗,打撈戰略智慧觀點。兩大行業智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中國信息化百人會,攜手跨界媒體矩陣—《21世紀經濟報道》、《汽車商業評論》、本站汽車、優酷汽車、億歐汽車、EV世紀、雷鋒網、小米車生活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