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公開課|圓桌論壇:暢想5G新時代

6月21日,本站新聞攜手中國移動重磅打造的全新演講IP“未來公開課”第一季圓滿收官。在圓桌《暢想5G新時代》環節,我們邀請到了世界首例69歲無腿登頂珠峰第一人夏伯渝中國人民解放軍醫院301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主任、世界首例基於5G通信技術遠程人體手術發起人凌至培雨果作家教育工作者郝景芳,講述了5G加持下,教育、醫療領域發生的改變。

《未來公開課》圓桌論壇:暢想5G新時代(來源:本站科技報道)

同時,三位嘉賓還暢想了5G未來生活。郝景芳表示希望未來5G技術可以讓教育資源更加平等,偏遠地區孩子們也可以接受到更好的醫療資源;凌至培教授則是暢想了自己退休之後還能發揮餘熱,在安徽老家也可以遠程指導手術;夏伯渝則希望有了5G技術之後,可以隨時拍照,隨時錄像將自己登峰畫面保存或直播,讓更多人能夠看到。

以下爲本站未來公開課《暢想5G新時代》圓桌論壇部分內容:

主持人:我們歡迎“未來公開課”圓桌論壇的三位嘉賓來到現場。首先歡迎世界首例69歲無腿登頂珠峰第一人夏伯渝老師。歡迎第二位嘉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主任世界首例基於5G通信技術遠程人體手術發起人凌至培,歡迎您。下面第三位嘉賓雨果獎作家、教育工作者郝景芳,掌聲有請!

我們都知道,2019年10月,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中國的運營商公佈了5G商用套餐並在次月正式上線了,這預示着5G時代手機的到來,特別想問一下現場的三位老師,你們現在有沒有在使用5G手機?或者使用5G的套餐?

郝景芳:有,早就換了5G。

主持人:使用之後有什麼樣的感受?

郝景芳:確實很快,可能未來還是期待覆蓋面會更廣一些。

主持人:凌教授使用了嗎?

凌至培:我可能最早使用5G的手機,我們最主要是做手術,當時用得是手機熱點,當時頭一個月,用得是最貴的599元套餐。

主持人:夏老師有沒有使用?

夏伯渝:我在使用,登山時候信號很慢,而且傳不出去。使用5G之後發現確實很快。

主持人:的確,在各個領域方面5G的使用可以讓速率變得更快。而且對於現場很多朋友來講,下載電影和音樂速度更快是每個人的心目中的第一反應。5G有幾個特點:速度快、反應快、連接多,這兩快一多的特點。今天採訪現場三位老師,我拿到了一份數據:據統計截止到2021年3月底中國已建成了5G基站81.9萬個,佔全球5G基站總數的70%以上。5G終端接入設備超過2.8億,可想而知,這個數據真的非常了不起,所以首先想一下郝老師,您認爲教育有了5G加持之後帶給您什麼樣的變化

郝景芳:非常重要的未來影響是會讓全世界變成你的課堂,我非常相信。首先我們已經是全世界辦公了,公司總部沒有多少工位,大部分員工都是遠程,我們每天遠程開會,遠程交流,遠程工作,非常快捷。大家習慣遠程之後不願意去辦公室,沒有上下班之分。未來這種方式使得工作不需要地域,也不一定要在北京買房纔可以,在洛杉磯、香港或者是杭州都可以成爲我們的員工, 可以網羅最優秀的人才。

另一方面從學習教育也是一樣,雖然線下的教育有很多不可取代的好處,但是其實線上教育已經越來越發達,而且體驗感會越來越好,尤其是知識學習、思考和討論,可以沒有地域之分,我們自己做在線教育,大部分的用戶都不是北上廣,新疆的、廣東的、廣西、寧夏,這些地方都有小朋友。所有的小朋友可以和專家老師直接面對面交流和溝通。以前只有中關村某小能接觸到的院士資源、大專家或者是清華北大的院士,我們把他們的課可以放在網上,小地方或者是鄉村的孩子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接受教育。

以後5G打開了未來的大門,讓受教育本身不再有家庭出身的門檻,只要家庭孩子願意學什麼樣的東西,在互聯網上應該可以找到好的導師指導他,教他,他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學習找到自己未來長期的發展路徑,甚至甘肅某一個村的孩子喜歡音樂,能成爲音樂人,將來可以成爲音樂編導,這些都有可能,我會爲之而努力,我在做童行教育,主要是爲了未來而努力,通過互聯網,讓教育沒有門檻,沒有邊界,真正發揮它連接的作用。

主持人:沒錯,可以看到在教育領域的確發生了很多翻天覆地的變化。郝老師也提到很多偏遠地區的孩子有可能不能享受到平等教育資源,但有了這樣的連接之後有更多教育共享的機會,所以讓他們學習到更好,更多的教育。謝謝您的分享。

除了教育領域,想問一下凌教授,您參與了我國首例基於5G技術遠程人體手術,這是科技技術和醫療結合的里程碑事件。您能分享一下是什麼樣的契機選擇了中國5G技術,在5G加持下醫療領域未來有什麼樣的變化?

凌至培:5G是基於巧合,也是臨牀需求,5G有這樣的特點,時速快、無時延。當時移動副總做各個行業領域,包括教育領域和醫療領域的應用。我有需求,他也有需求,一對接,兩個月左右實現了鋪設5G網絡

可能5G的遠程手術指導或者更廣泛的5G門診,或者會診,B超這種情況會更廣,手術只有在技術到了前沿,這個要求很高,不是所有手術都可以做。

但有經驗的醫生可以通過畫面指導哪裡需要調整。未來國家在醫療應用要打破醫療資源不平衡,醫療下沉到下級醫院,一般感冒發燒到縣醫院治療,三甲醫院解決醫療複雜的情況,但現在情況不是這樣。

我只是做了開端,希望把這個事推廣下去,把網絡推廣下去,讓大衆慢慢地接受,比如做5G門診,每個病人看完之後做調查,97%以上的病人是接受滿意的,因爲是實時無延時的溝通。只是遠程聽心臟這個還需要解決,5G聽心臟我們正在研發,有一個小箱子放着就可以聽到心臟的聲音。

主持人:在剛纔的交流中一個詞很重要的詞就是實時,醫療不管是問診還是手術中這個詞很關鍵。5G可以做到毫秒級的時延,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實時操作,謝謝您在醫療中領域的分享。

下面問一下夏老師,珠穆朗瑪峰世界屋脊一直想征服它人數不勝數,2020年中國移動挑戰了人類生命禁區的極限,在海拔6500米的高度建成了全球最高的5G基站,實現了5G信號對珠峰的覆蓋,可謂給登山愛好者帶來了很多福音。當然有一句話不知道夏老師如何理解,“珠峰上的信號意味着生命的信號”,您如何這句話?

夏伯渝:我特別有感觸。當時登珠峰因爲通信不行失去了很多機會。1975年,當時只有一個黑磚頭報話機,而且就隊長揹着,規定幾個時段通話幾分鐘,時間一長可能就不行,信號也不行。當時到8600有三個女的,有一個女隊員在第二天準備出發時暈倒了。爲了照顧這位女同志,那天沒有出發登頂,我們不知道第二天的天氣是什麼樣的情況,因爲報話機沒有電了,通訊中斷了,所以我們和大本營失去了聯繫,等再過一天要登頂風越來越大,根本沒有辦法突擊頂峰,如果我們知道第二天天氣很壞就會在第一天突擊登封,因爲失去了這次機會,儘管也有女的攀登上珠峰,但比日本人晚了9天。

2018年我登頂的時候用得是對講機和大本營聯繫,如果2018年有5G的話我直接可以和愛人通話以及和家人通話,那會更激動,所以5G確實給登山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主持人:這個分享讓我們感受到了時代的變遷,就像您在視頻中提到,可以打視頻對話,讓家人和您共享在登頂瞬間的喜悅,你當下的喜悅和回來分享的喜悅是完全不同的心情。

大家都說,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的確可以看到在近年來更多的例子反映出來,不管是教育或者是醫療或者是登山等領域中,因爲他們的的變化,感受到了互聯網等方面更與時俱進的變化。

最後想問三位,能不能暢想一下未來5G還會有怎樣的變化?或者在您領域或者在您生活中。

郝景芳:我自己覺得,體驗的真實性會更強。比如以後在遠程開會時能感覺到同事就在我旁邊,圖象傳輸實時性更強,甚至房間變成類似於投影。我們自己也在做支教,給很多貧困山村的孩子派老師去支教,以後他們的教室可能還是非常簡陋破舊,但5G信號可以讓他們的課堂看起來很高科技,可能只要用簡單的投影,只要網速夠快,全世界各地的老師可以和同學交流,這是我暢想將來可以做到的一步。

主持人:這樣對教育領域有更多方便和便捷,而且全世界所有孩子上一堂課也有可能。

凌至培:目前在各個領域探索,尤其是醫療領域,比如5G手術,以前遠程會診病人住在醫院,帶到醫生這裡連線,現在可以多方參與,可以北京、上海同時在線拿手機解決問題,甚至在機場上要登飛機了,可以發表一些意見指導。

我也快退休了,可以發揮一點餘熱。我老家是安徽黃山,我想建一個房子,大屏幕我在這裡喝着咖啡,在全國需要支持我的地方就可以去完成。我們正在逐漸往前走,我現在重要的問題是做宣傳和普及,更多地實現一些新場景。

主持人:沒錯,凌教授的遐想非常美妙,有可能凌教授在度假過程中,一個電話過來,病人在家裡就可以進行就診,這方便了醫生又方便了患者。

下面問一下夏老師,您覺得對您的生活,或者對其他像您一樣愛好攀登,或者其他以外戶動朋友來講您有什麼樣的暢想?

夏伯渝:以後根本不用攝像師了,我走到哪裡自己就可以把攀登的過程記錄下來,全世界都可以看到我登珠峰的過程,這樣省事和快捷多了,我登頂珠峰是攝像師拍,丟失了很多寶貴資料,如果5G的話,資料都可以留存而且實時傳輸到各地,對登山者來講是很大福音。

主持人:的確,三位老師在現場和我們一起暢想了5G的未來會怎樣,這是很好的課題,也是每個人思考的問題,感謝三位老師今天能做客現場“未來公開課”,再次掌聲感謝三位老師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