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土豆」指啥而吵 專家:現在是回到戒嚴時期嗎?

馬鈴薯。(資料照片/周麗蘭攝)

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今日在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問教育部長潘文忠知不知道有國中課本使用大陸用語,將馬鈴薯稱之爲「土豆」,潘文忠相當驚訝表示「臺灣教科書怎麼可能使用中國大陸的用詞」,出版社若誤寫,會請他們更正。傍晚康軒出版社也道歉。不過專家表示,光看課文本身根本就沒有不妥,反倒是部分人士出於意識形態而曲解,「現在是回到40年前戒嚴時期嗎?」

日前有網友于臉書貼文表示康軒國一下冊生物課本「3-2生物的命名與分類」,三格漫畫中,學生A說:「上週末跟家人去餐廳吃到一道糖醋土豆絲,超好吃的。」學生B疑惑地說:「什麼?土豆那麼小又硬,怎麼切絲啊?」學生A回答:「啊?土豆很大顆啊?我說的土豆跟你說的土豆是同一種嗎?」旁邊的解說欄則註明:「馬鈴薯、花生都常被稱爲土豆,但兩者是不同的物種。科學家爲方便彼此溝通,便制定了由兩個拉丁文構成的學名,當作共同區分、歸類與命名生物的方法。」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土豆底下的解釋有3個。(摘自教育部國語辭典修訂本)

大陸用語「西紅柿」,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上的解釋是「番茄的別名」。(摘自教育部國語辭典修訂本)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段心儀表示,原先她以爲康軒版課本是直接把馬鈴薯稱之爲土豆,跟臺灣習慣不符,就不太妥當;但看了課文後其實只是介紹各地稱呼方式不同,出版社並沒有錯。

段心儀說,現在很多餐廳都有一道涼拌菜是醋溜土豆絲,所以讓學生知道同一名稱指涉不同事物,這本來就應該是素養教育的一環,因爲素養教育的宗旨就是「知識要用在生活中」。

段心儀說,何況國家政策也鼓勵兩岸交流,化解兩岸交流可能產生的誤解,是教育本來就該做的事。「兩岸雖是使用同樣語文,但有時同一字詞意義天差地別,像『窩心』臺灣是指貼心,大陸是指讓人不舒服,容易讓人誤解!」爲了減少敵意,反而應該適當讓臺灣學童知道對岸用語。

段心儀說,今天教育部長的回答是很奇怪、很不得體的,這樣是不是回到40年前的戒嚴時代?當年確實動輒得咎,寫簡體字都變成政治敏感問題,現在不該走回頭路。

段心儀也說,依她對潘部長的瞭解,潘部長不是這種人,應該是被立委一問,可能直覺誤會了。

根據本報查詢《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土豆底下的解釋有3個,包括:1,豆科「落花生」、「花生」的別名;2,茄科「馬鈴薯」、「洋芋」的別名;3,豆科「葫蘆茶」的別名。多年生半灌木。單身複葉。總狀花序,花淡紫色。莢果具五至八節。

另外,大陸用語「西紅柿」,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上的解釋是「番茄的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