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叫印度人「阿三」? 網路考古文瘋傳

印度一名中年大叔展現神奇柔軟度。(圖/翻攝自2ch)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兩岸三地華人總愛以「印度阿三」或「阿三」來稱呼印度人,不過到底爲什麼要這麼叫,長久以來莫衷一是。最近網路上出現一篇「考古文」,洋洋灑灑列了許多不同理由考據,或許沒有辦法確定到底哪個纔是最早的來源,不過「阿三」這個詞由來已久,可能也在多重因素下不斷流行、使用。

以下是網路文章中列出印度人叫「阿三」的幾項理由:

一、過去中國形容猴子叫「阿三」,那時人們認爲洋人舉止、形貌如猴子一般,尤其印度人面貌最像,所以相當有貶意的稱印度人爲「阿三」。

二、印度曾是英國殖民地,因此許多印度人爲英國政府工作上海租界內就有印度警察。當時,英國體系公務人員,尤其是警察長期被稱爲SIR,而上海人習慣單音節單字前加一個「阿」字。久了,「阿Sir」叫成了「阿三」,據信此說最可能。

三、將印度佛法傳入中國的達摩祖師原是南印度國的三王子,因此稱印度人「阿三」,不過此說過於附會

四、印度東北的Assam(阿薩姆邦)以出產紅茶聞名世界,其發音近似「阿三」。

五、20世紀時,印度地區分裂成巴基斯坦、印度兩國,後東、西巴基斯坦又分裂爲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總共3國故稱「阿三」,不過此說相當附會。

六、出自周星馳主演電影大話西遊》中,唐僧稱印度人爲「印度阿三」。不只如此,多部周星馳電影中都曾出現「阿三」這個說法,影響兩岸三地許多忠實影迷。不過「阿三」最早應不是出自電影,此說無法解釋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