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燃氣費暴漲?用排除法把疑點歸於一點,最終原因是不是它呢

重慶燃氣費暴漲的原因到底是什麼?5種原因究竟哪個纔是真的?

當大部分人懷疑是燃氣表計量不準造成費用暴漲時,昨日,重慶燃氣發佈澄清公告,確定未發現已複覈的燃氣表存在計量失準問題。

也就是說,燃氣表符合國家標準,不存在失準問題。

這樣,最大的疑點就消除了。

當然,如果有人並不相信他們的複覈數據,認爲也會存在不實的可能,那就另說了,只能找更權威的第三方做複覈檢查檢。

所以,在基於燃氣表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我們只能再找其他的原因,並試着一一排除,找出讓燃氣費暴增的魁首。

根據燃氣公司在用戶終端的複覈結果,燃氣錶轉速計量正常,精度也達標,這個結果其實也可以同排除被網友質疑的以下幾點:

1.採用“粗管換細管”以達到增壓讓計量加速的問題。

管道變徑效應並不能使表內渦輪轉速加快,所以達不到燃氣費用增加的目的。

2.人爲對調壓站或調壓器進行調整。調壓無論是調高還是調低都能影響燃氣表的轉速,前者導致轉速過快而使得燃氣用量增多,後者導致轉速過慢,出現火焰不穩定燃燒不充分,導致燃氣用量增大,因而達到費用增多的目的。

燃氣表複覈結果正常,其實也就說明燃氣也不可能存在調壓情況。

所以,就以上而言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

一,燃氣表沒有問題。

二,不存在調壓問題。

所以,我們再從被很多人認爲最有可能的“燃氣不純”角度來看。

燃氣不純通常是指濃度降低,濃度低了熱值低了使得燃氣使用量增加。

燃氣不純的方法通常是將其他氣體(如空氣、氮氣、氫氣等)、或液體(如水油等)或固體顆粒引入燃氣管道系統,使其與燃氣混合導致。

或者可以通過不合規的調配手段改變燃氣的組分比例,篡改燃氣成分,達不到國家標準規定的純度要求。

這些的確能增加燃氣使用量。

但是,如果燃氣中含有過量空氣(即氧氣),其爆炸風險會加大。

而讓外部物質滲入燃氣系統,除了導致燃燒不充分、火焰不穩定,還會引起燃氣泄漏,增加火災或爆炸風險。

燃氣不純導致的後果是,所有使用該燃氣的用戶都會發生費用增多問題,而如果這一結論成立,那麼,燃氣被“使壞”的疑點就更明顯了。

這種使壞的行爲其實比調錶更惡劣,它直接損害存儲設備、管道、閥門、使用設備等,並威脅公共安全。

但是,在燃氣純度上使壞的判斷點是,是否所有用戶都存在費用增多的情況,而不是局部發生的。

有報道顯示,重慶燃氣公司在2023年四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高達824%,這樣突然地大幅度增長的確不合常理。

所以,一邊是燃氣公司利潤暴漲,一邊是居民投訴燃氣費用驟升,這二者有沒有什麼貓膩呢?這種懷疑應該是合情合理的。

燃氣公司實現快速增長的利潤點在哪裡呢?

對於居民費用大增的原因,官方給出的解釋是舊錶老化、數據傳輸延遲、上游供氣價格上漲以及管道滲漏等可能導致的費用增加。

但是,這都不足以說明利潤突然暴增8倍多的原因。

超出企業經營常規和常識的利潤報表後面,究竟還存在哪些貓膩呢?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的燃氣表上有基礎表具和智能控制模塊,按照國家規定,計量要以基礎表具爲主,燃氣公司計費系統數據要與現場的一致。

但是,既然智能控制模塊能夠進行遠程控制,那麼能否隨意加大數值以控制費用情況呢?

燃氣表上的“基礎表具”,通常是指用於直接測量氣體流量的核心部分,它通過內部結構或傳感器來感知氣體流過時產生的壓力變化或體積變化,從而準確計算記錄並顯示用戶消耗的燃氣量。

基礎表具本身不具備智能化功能,其重點在於精確的計量和長期可靠性。

“智能控制模塊”是附加在基礎表具之上的一種高級功能組件,它使傳統燃氣表升級爲智能燃氣表。

這個模塊包括幾個關鍵部分:

1. 通信模塊:由於燃氣表與遠程服務器或管理系統之間可以進行無線數據交換,因此能夠實現遠程抄表。

2. 數據處理與存儲單元:它用於處理從基礎表具獲取的計量數據,並儲存使用記錄。

3. 用戶交互界面:主要供用戶查看實時用氣情況、費用餘額等。

4. 閥門控制模塊:有遠程控制功能的智能燃氣表裝有可控閥門,可由智能控制模塊根據指令進行遠程開啓或關閉,可用於實現預付費控制、欠費停氣、緊急切斷等操作。

智能表的以上模塊能否進行遠程控制,並隨意調整數據增加費用呢?

1.智能控制模塊只是將基礎表具記錄的計量數據進行遠程發送,它本身並不參與實際的計量過程,因此無法篡改實際消耗的燃氣量。

2.智能燃氣表與遠程系統的通信採用加密技術,訪問和操作必須授權。

3.燃氣費用是基於智能燃氣表上報的用氣量,並按照定價計算出來。這個過程由燃氣公司的後臺管理系統完成。

所以,能不能通過後臺管理系統改數據呢?雖然這是非法的。

理論上,燃氣公司通過後臺管理系統,確實能處理和存儲來自智能燃氣表的數據。

尤其,當系統管理員在多級審批,或身份驗證權限等授權機制都失效的情況下,修改數據就會成爲可能。

這會不會是問題的主要原因呢?

所以,監管調查除了在覈查燃氣表計量問題、燃氣管道是否存在調壓,以及是否發生了燃氣“添加、稀釋”導致的“不純”情況外,就是覈查費用數據是否被人爲篡改的問題。

這可能就是重點了。

費用突然增加帶來的是用戶對於數據異常的質疑,監管部門的追溯與管理責任必須把這些問題搞清楚。

而在沒有把這些情況調查到位的情況下,匆忙迴應諸如“管道年久”“用戶使用”“天氣原因”等,其實都是敷衍行爲。

只有把以上這些法律禁止問題調查清楚了,那些客觀因素才能算作原因之一。

而如果涉及到了系統故障、參數調整、價格政策或成本因素的變化原因,調查結果也必須逐條作出詳細解釋。

企業賺利潤必須要守法合理,偷雞摸狗必須要嚴懲。

水電氣事關民生,每個人都在關注的原因,是擔心重慶發生的事說不定哪天會輪到自己。

不弄清楚這事,重慶人的今天,或許就是你我的明天!

所以,你認爲燃氣費用暴漲的背後原因到底會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