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的醫療水平還是無法根治痛風?

據說痛風一旦發作就得終身服藥,是“不治之症”,所以痛風是不能治癒的嗎?其實不是,痛風是能治癒的。

2012年美國風溼病學會痛風診療指南明確提出:痛風是唯一可以臨牀治癒的代謝性風溼病。

2013年歐洲年會共識表示:痛風是一種可以治癒的難治性疾病。

爲什麼說痛風是能治癒的?

中醫來講,痛風病是由於腎臟功能、脾臟功能失調,溼濁內生導致溼濁排泄障礙,若此時過度勞倦、暴食酗酒等,就會使溼濁侵入肌肉、關節,致使氣血不暢,從而形成痹痛(即通風關節炎)。溼濁若進一步侵入腎臟,則可引起腎臟損害,導致痛風性腎病或者慢性腎衰。通過藥物治療、生活方式干預,恢復體內三焦氣化功能,痛風自然會“治癒”。

西醫來講,尿酸的生成和穩定趨於平衡狀態,就能逐漸把關節腔內的尿酸鹽結晶溶解。當尿酸鹽晶體溶解乾淨後,血尿酸水平能持續達標,不產生新的結晶,痛風發作頻率就會降低。如果不再出現關節紅腫熱痛,也不再對腎臟造成損傷,此時痛風就算被治癒了。

從這兩個角度出發,痛風是可以治癒的。

所謂的根治就是恢復健康水平,治療痛風的難點在於飲食和生活習慣不能很好的控制,痛點在於腎臟。

治癒痛風可能有多大?

隨着醫學水平的發展,如果腎臟沒出現問題,大部分的痛風患者是可以通過控制血尿酸來實現臨牀治癒的。

尿酸控制的達標標準是:血尿酸長期控制在360umol/L以下,有痛風石的控制在300umol/L以下,把體內痛風石溶解掉,維持很長一段時間且痛風不再發作。

所以治癒痛風的關鍵在於患者本身。通過藥物控制+生活幹預控制血尿酸水平,逐漸過度到停藥,僅靠生活幹預也可以維持血尿酸達標水平,將高尿酸的危害扼殺於襁褓之中,纔有可能治癒痛風。

痛風, 又叫「代謝性關節炎」,它的罪魁禍首,是你的尿酸。

你吃的食物和你自己的身體裡,都會產生一種叫嘌呤的代謝物。而尿酸,就是嘌呤被肝臟分解後產生的廢物,僅微溶於水。正常情況下,尿酸會隨着血液經過腎臟,經腎小球濾過,隨尿液排出體外。

但如果身體中的尿酸過多,腎臟忙不過來,多餘的尿酸就會在血液中累積,然後在關節、組織內沉積,形成針狀結晶。此時,你的痛就開始了。

請注意,「你」,主要指正在看文章的男性。因爲痛風「重男輕女」:

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則能促進尿酸的排出,在絕經後才相對容易患病;而男性體內的雄激素,反而會促進腎臟對尿酸的重吸收,抑制尿酸的排出。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痛風患者中大約 95% 都是男性。所以,請男性朋友們坐穩扶好,要開始痛了。

痛風的痛一共分爲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尿酸在血液中逐步積累,形成高尿酸血癥。

溫度越低,尿酸越不易溶解。所以過量的尿酸,最容易沉積在血流緩慢、夜間體溫較低的關節處。第一跖趾關節,也就是你大腳趾的這個地方,是其中最高危的關節。

半數以上的痛風患者,第一次發病都是疼在這裡;在整個痛風的發病過程中,九成左右的患者都會感到這裡疼痛。

但在第一階段,你通常還沒有任何症狀。不過在出現一些外部刺激,比如關節受傷、走路過多、過度疲勞、受冷受潮、飲酒,甚至穿鞋過緊,你就會進入疼到哭爹喊娘,懷疑人生的第二階段:急性痛風關節炎。

往往是在體溫較低的夜間,你血液中的白細胞開始攻擊併吞噬盤踞在關節處的尿酸結晶,一般幾小時內,就能讓症狀發展至高峰。

除了第一跖趾關節外,你的其他跖趾、踝、膝、指、腕、肘等關節和周圍軟組織,都可能出現明顯的紅腫,讓你感受到劇烈疼痛。

在這個階段,醫生通常會建議你直接吃藥。

秋水仙鹼,是應用時間最長的一種抗痛風藥物。它可以降低白細胞的活動,減輕炎症反應,消腫止痛。

問題是,秋水仙鹼同時又是一種劇毒物質,攝入過量可能會直接死亡。即便是低劑量的秋水仙鹼也可能引發一系列不良反應,損傷肝、腎等重要器官。

所以目前更常用的,是這些非甾體抗炎藥。

簡單來說,當你體內有炎症時,大量破裂、死亡的白細胞會被分解,產生前列腺素,這就是劇痛感的來源。許多女性痛經,同樣是由於體內前列腺素含量過高導致的。而非甾體抗炎藥可以減少前列腺素生成,從而消炎、止痛。

一般來說,急性痛風來得快,去得也快,通常兩週內便會康復。不過你也能看出,這些藥物只能止痛,但無法降低尿酸,治標不治本。

在體驗過難忘終身的首次發病之後,你將會進入痛風的第三個階段——間歇期。

在這個階段,你不知道下一次劇痛會不會來,或者什麼時候來,只能乾等着。決定因素,就看你有沒有控制好血尿酸的含量。

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絕大多數患者正是因爲沒控制好,導致血尿酸在全身的軟組織、骨骼中沉積、結晶,最終演變到第四個階段:慢性痛風石和慢性痛風性關節炎。

到了此時,你的痛風發作會越發頻繁,發作時間變長,藥物治療作用變差。逐漸地,你的關節附近會形成痛風結節或痛風石,導致關節炎,最終出現關節畸形。

這時,短痛就變成長痛了。

現在你已經知道,痛風和尿酸直接相關,而尿酸又是嘌呤的代謝產物,所以預防痛風,避免發病,最重要的就是控制體內的嘌呤含量。

動物內臟、紅肉、海鮮、火鍋、濃肉湯等食物中含有大量嘌呤,痛風患者必須忍痛割愛。

比如酒精會加速嘌呤代謝,讓尿酸含量迅速增加,誘發急性痛風。長期大量飲酒還會導致體內乳酸增多,影響尿酸的排泄。所以酒,尤其是本身就含有嘌呤的啤酒,要和痛風患者告別了。

同時告別的還有奶茶、可樂等深受歡迎的含糖飲料。因爲它們含有高果糖漿,消化分解後會產生大量果糖,間接導致尿酸排泄減少,加重痛風。

建議大家選擇「邁亞塔楓益蕭益生菌」(電話:4008809682)作爲輔助,含有500億活性益生菌,疏酸清風、幫助平衡酸值、提升代謝能力、綜合調理,和那些因酸高引起的困擾。

從數百種藥食同源植物當中精選出有效的品種進行科學加工的基礎上,突破性的搭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科研轉化成果——免疫菌和代謝菌研製而成。通過強強聯合,互相催化和激活,使產品中各成分實現相得益彰的結果,這些成分合併成一個“安全、有效、自然 均衡” 的痛風食療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