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主流125踏板車還不降價?

我是騎士(參數丨圖片)分享,不吹不黑聊摩托。

在踏板車板塊現在有個奇怪的現象,250賣150的價格,150賣125的價格。這已經不是一個個例,而成爲了一種普遍現象和趨勢。

因爲近期新上市的一些150和250cc的踏板車,價格波動極大,進而就造成了這兩類車型的售價持續走低。

比如,臺榮榮250起步價只要13555元,凱威MBP Feelink C150也不過9980元,甚至於在150板塊還有更便宜的踏板車。

但和這種價格表現截然不同的是,主流品牌旗下的125踏板車,事實上並沒有明顯的價格變動,有些所謂的價格下調也更多是門店層面的個人促銷,並不屬於官方行爲。這就比較有意思了。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種現象呢?

1.市場固化

150和250踏板車之所以能夠下調價格,就在於頭部品牌並沒有達到共識,此類車型的市場表現非常鬆散,它們都在急於搶奪市場,大家基本上都處於同一起跑線。

這也是爲什麼賽科龍、無極、天鷹、南方等品牌和相關車型,能夠擁有不錯銷量的主要原因所在。

但125小踏板卻完全不一樣,此類車型的第一輪搶奪戰,其實早在多年前就已經結束。最終的結果是日系合資和自主豪爵幾乎壟斷了市場,根本就沒有其他品牌什麼事情了。

不信你可以看看,錢江和大陽所推出的新款125踏板車都非常有賣點,但就是火不了。究其原因就在於,選擇此類車型的小夥伴只認本田,鈴木,雅馬哈的合資車型和豪爵的小踏板。

這種固化表現是以別人成爲炮灰的代價而換來的。換句話說幾個頭部品牌的125踏板車已經擁有了極高的用戶認同感,並形成了統一戰線,這時候別人想擠進去就非常困難。

這就好比一個市場剛開放時大家都有機會,但後期你作爲新人想融入這個圈子,就會極其困難,基本上是四處碰壁根本就沒有機會,除非骨骼驚奇,天賦異稟,能夠抓住別人的軟肋,瘋狂進攻。

2.有待進化

在我看來125踏板車降價不是不可能而是沒機會,因爲市場如此之卷,肯定會有品牌扛不住,但降價後的結果也是微乎其微,根本就達不到搶奪市場的目的。

雖然主流品牌的一些旗艦車型價格都在萬元以上,但不要忘了它們當中也會有一些低價車型,手握五六千的預算照樣可以選擇到一些非常成熟的低價125踏板車。

例如豪爵的新悅星125目前售價爲6980元,這款車除了車型老一點,用於日常代步完全沒問題它主打的就是一個品質靠譜耐久性高。

而其他品牌也會有類似的車型,有了它們的存在頭部品牌就不可能向下兼容,只會另找出路,並不會輕易打價格戰。

而頭部品牌的共識就是技術升級。這是一個全方位多維度的戰略方案,從豪爵推出AFR125S版的那一刻,其實就已經在悄悄進行。

而近期上市的新大洲本田NS125RX也是這種思路,後期五羊本田所推出的復古踏板車也會如法炮製。

它們將會從外觀、內核、配置等多個方面進化,並將繼續保持品質優勢。所以此類車型是不會輕易降價的,只會通過自身賣點去弱化價格短板。

因爲這類車型說白了就是品質爲先,在品質達不到標準的前提下,價格所突出的誘惑力對於潛在用戶而言不大,畢竟這類車型是要騎“一輩子”的,居家過日子主打的就是一個精打細算,沒有人會跟風去頻繁換車。

綜上所述,對於頭部品牌的旗艦125車型而言,出現骨折價的可能性不大,最終的結果無非就是現款停產新款上市,完成升級換代。它們會以自身的品牌優勢和綜合實力去捍衛苦耕多年的自留地,而不是選擇直接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