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提2030減碳目標 行政院:別逼產業那麼急

國發會日前提出2050年淨零減碳路徑,但未具體提出外界關注的2030年減碳目標,引發外界批評。圖爲架設在公園的太陽能設施。(本報資料照片)

國發會日前提出2050年淨零減碳路徑,但未具體提出外界關注的2030年減碳目標,引發外界批評,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昨天參加環團舉辦的「氣候立法與臺灣氣候行動的機會之窗」座談會時表示,臺灣佔全世界碳排放僅有0.56%,「不要逼產業逼那麼急」,畢竟臺灣起步比較晚,或許最後衝刺也是可行,只要淨零碳排的目標一致就可以。

依去年的格拉斯哥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通過2030年要減少45%碳排的決議,臺灣目前仍未具體訂出2030年目標,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指出,2030年的減碳評估,將與國發會及各部會、專家學者持續討論,預計會在年底前提出。

臺灣氣候聯盟秘書長彭啓明說,2030年減碳的目標纔是關鍵,應即早提出,他舉例,不能說一年後要減肥,總不能連一個月的目標都提不出來;立委洪申翰說,臺灣在在國際分工中的角色與歐美等消費國家有所落差,但也要在意國際2030年的減碳期程,應要再提升目標。

「2030年連要達到20%減碳目標都有困難!」臺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認爲,政府應先盤點2030年,如智慧電網、儲能、碳費、碳稅及電價調整等可以執行的面向,不能最後又以我國產業特性等爲由,指稱推動難度高,否則談再多減碳目標恐怕都是在畫大餅。

面對各方質疑,林子倫迴應表示,臺灣碳排僅佔全世界的0.56%,加上臺灣目前也是應全世界需求生產大量晶片,「因此不用馬上逼產業」,畢竟相對歐美各國,臺灣起步的時間較晚,也是可以在最後衝刺,只要淨零碳排的目標一致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