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提“房住不炒”,專家:落實房住不炒不在於打壓行業和市場的“破”,而在於搭建新模式、新制度的“立”

關於房地產,政府工作報告稱,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趨勢和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變化,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完善商品房相關基礎性制度,滿足居民剛性住房需求和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未提“房住不炒”,在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看來,一方面是市場預期已經比較悲觀了,再提“房住不炒”,會進一步打壓市場預期,特別是微觀市場會認爲房價還要下跌,這對於穩定行業體量、避免再次大幅下行,對於穩定房企資金鍊,避免債務風險蔓延,都是非常不利的;另一方面,當前各地銷售數據現實,投資需求已經退潮,各地已經開始鼓勵民間資金投資房地產,比如去年初的不動產私募基金等,再提房住不炒的意義不大。

李宇嘉提醒,但要注意都是,不提房住不炒,不意味着就可以炒了,國家要放水救市了,事實上房住不炒寫入十九大、二十大,在去年官方多個場合仍舊在提。從政府工作報告對基礎性制度的表述,也能看出來。落實房住不炒,不在於打壓行業和市場的“破”,而在於搭建新模式、新制度的“立”,即保障性住房爲核心的“人房地錢”聯動。“立”起來了,廣大新市民、無房戶、人才羣體、外來人口等通過新模式解決了體面的、公共服務均等化的、低成本的居住,本身就是房住不炒最大的註解。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