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安:挖掘休閒內循環,推進文旅大循環

5月24日-26日,備受業內關注和期待的2021中國休閒度假大會在山東省東營市舉辦。本次大會由中國旅遊協會、東營市人民政府、全國休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辦,中國旅遊協會休閒度假分會、中共東營市委宣傳部、東營市文化和旅遊局承辦,並得到了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國際山地旅遊聯盟以及中國金鑰匙的大力支持與協助。來自全國各地休閒度假領域的管理者、研究者、投資者、運營者齊聚一堂,開展交流合作、展示發展成就、樹立產業典範,共同引領中國休閒度假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會上,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中國旅遊協會休閒度假分會會長魏小安發表了《挖掘休閒內循環,推進文旅大循環》主題演講,以下爲演講的內容:

面對國家的新戰略,每個地方和行業都面臨着戰略性的選擇,在國家推出的新戰略裡面我們處在什麼位置?應該發揮什麼樣的作用?今天談三個方面。

第一,決定旅遊變化因素

一、宏觀因素

1.疫情變化,一直到現在爲止,我只看到了常疫情時代,尚未感受後疫情時代。從去年這個時候就開始有人說後疫情時代了,我反對這個說法,一直到今天還是如此,世界風雨飄搖,中國是個綠島,獨具一格。所以我們的特點在哪?製造業和外貿都有雙循環,旅遊的雙循環看不到,短期內無望。泰國、日本、摩洛哥、西班牙都在說,只要打了疫苗就歡迎你們來旅遊,他們開放了我們敢去嗎?在世界疫情沒有定局的情況下,我們沒有雙循環,但加大了國內的消費

2.經濟變化,總體來說宏觀報喜、微觀報憂,消費是在階段性的恢復,長期來看,消費未必能夠景氣。

3.城市變化,中國城市化率已經超過60%,這是階段性標誌,意味着以增量爲主導的階段過去了,存量挖掘的階段來臨了。

我說的這三個因素都是決定旅遊發展的因素,而不只是影響,城市化變化的階段性來臨了,旅遊發展的階段性何在?我的看法是,中國旅遊發展到現在42年,我們硬開發的階段已經過去了,軟開發的階段來臨了,所以現在招商引資一點都不重要,招材引質纔是根本性的東西

(一)城市有機更新,這是我們下一步城市發展的方向。

(二)城市人文的追求,這種追求越來越提升,要求越來越高,實際上也把我們城市的短板暴露得越來越清楚。

(三)城市文化的挖掘,今天聽一天大家都在講在地文化,沒有挖掘哪來在地文化?

(四)城市消費轉型,這四個變化直接決定了旅遊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我們現在的短板是什麼?第一個短板是城市管制問題。休閒沒有人氣,便不能放鬆,這叫什麼休閒?髒亂差這三個字不可等同而論,我們不能容忍髒、也不能接受差,可是亂一定要接受,晚上休閒,沒有擺攤和擼串喝啤酒,我們怎麼休閒?通過這種極端管制,把城市休閒的空間大大壓縮,本來有很多休閒的需求也被壓縮了。

第二個是城市管理者和項目開發者的審美境界、審美要求以及能夠達到的審美水平。審美境界和審美追求決定了一個地方的審美水平,也決定了一個地方的人文氣質、決定了一個地方的文化挖掘,這是我們現在最大的短板,這個短板說起來最軟,實際上影響最硬。

二、旅遊發展因素的變化。

1.傳統資源開發殆盡,影響逐步淡化。

這是現在的基本情況,投資投什麼?做什麼?傳統資源已經基本找不到了。

2.傳統產品統治市場後勁逐步減少。

傳統產品是什麼?以官方爲主體的產品,佔市場主流型,從長遠來看仍然是主流型的,不能因爲休閒產品的發展就否定觀光旅遊,第一代的旅遊者一定是觀光旅遊者,但是後勁逐步減少。

3.傳統市場全面轉化,新老交替進行。

大家都很關心這一時代90後、00後,但老年旅遊市場也要關注。這是新老交替的時代,而且老年人也在逐步變化,老年人有大把的時間也有點錢但是一分錢捨不得花,所以老年人的錢基本被騙子騙走了,但是現在不同了,很多老年人敢花錢、想花錢,我們也讓他們會花錢。

4.快捷發展形成常態,傳統企業式微。

我們現在已經很難劃個界限了。是不是旅遊企業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幹什麼事。例如美團,它是生活服務平臺,這樣的生活服務平臺裡,自然旅遊、觀光、休閒、度假佔了重要的分量,這樣的企業不是旅遊企業嗎?可是我們傳統的旅遊企業實際上在一步一步的下滑,這就叫式微,尤其這兩年的疫情,疫情客觀上使我們的產業結構得到調整,大把的企業倒閉,但倒閉的大多是殭屍企業。嚴格的說,殭屍企業的存在是佔用了資源,但是資源的效用很差。實際上這種產業結構的被動調整或者強力調整正在進行,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傳統企業式微。

5.產業結構不斷變化,新興業態涌現。

這是大家最關注的。新業態、新企業、新做法、新經驗、新模式,一系列的新動力都出來了。這樣就使我們的產業結構在不斷的變化,而且疫情影響下來大者恆大,資源在向頭部企業聚集,大的越來越大。優者生存,有一些中等企業或者小企業可以生存,因爲它優,可是亂七八糟的企業該退出就退出吧。

6.投資結構超越旅遊,跨越領域進行。

現在的很多投資人都在投景區+房地產,在我看來,這樣的旅遊投資意義不大。景區已經沒有多少可投的了。融創文旅城,典型的跨界企業。站在發展立場上,我們不應該帶有偏見和任何界限、框框,只要有利於發展就可以。

7.區位優勢逐步變化,交通優勢顯現。

很多地方說這裡有區位優勢,是幾個大城市的中心,但我認爲很多事幾何中心而不是交通中心,有些區位優勢實際上現在變成弱勢,但是大交通只要跟上來了就會把你區位的優勢和弱勢逐步調整變化,未來的發展這一條是非常關鍵的,比如像雲貴川,尤其貴州原來地無三尺平,現在到貴州一馬平川,高速公路出了隧道就是橋樑,過了橋樑就是隧道,很自然調整過來了。可是像膠東半島區位優勢很好但是交通優勢不具備,所以就會影響這些地方的發展。

8.城市聚集格局突出、羣體發展領先

國家大格局基本定了,若干大的城市羣是我們整個國家發展的主導。城市羣的聚集效應越來越突出。對旅遊來說,最大的聚集是人口聚集和消費聚集,人口聚集和消費聚集,投資自然就跟上了,這就是一個大趨勢。

9.世界領先態勢形成,新型發展引導。

什麼是國際化?嚴格來說中國旅遊發展到今天,我們前面沒有標杆了,我們習慣性有對標,原來對標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城市概念,說到瑞士,瑞士是一個區域概念,瑞士8萬平方公里,黑龍江大興安嶺也是8萬平方公里,我到大興安嶺的時候,我說你可以跟瑞士對標。這麼大一個國家,這麼大的消費市場我們找誰對標去?尤其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我們在世界上已經形成了一個領先態勢,就要求我們有一個新型發展的引導。

三,休閒度假蓬勃興起。

城市休閒是大衆性的,鄉村休閒是普遍性的,度假享受是新型消費,房車和營地是未來導向,這是中國旅遊未來發展趨勢。

消費引領供給、供給促進需求。從拉動消費來說,以短補長是一個選擇,每個地方的發展都有長有短,首先我們要長短相較,其次就是要揚長避短,再有就是要研究如何化短爲長,有些地方有些因素是短版,我們能不能把它變成長板,是可以做到的。現在高頻次、短距離、低單價、大衆化是一種趨勢,但是形成了市場分工體系,長短結合、高低俱全是成熟的表現。

任何一個經濟體系一定是高端、中端、大衆,任何消費一定是分層次的,我的看法是什麼?只要有效益能掙錢就是好的,高端了半天沒人消費,這樣的高端有意義嗎?一個產業的成熟一定是體系化的,這種體系化的成熟纔是這個產業真正的成熟,我們一種傾向壓倒另一種傾向,現在一談高品質發展什麼都追求高品質,什麼都追求高品質誰來消費?有錢人畢竟是少數,更何況有錢人反而不花錢。

循環就是要轉起來,這涉及到流量流速,流量越大、流速越快作用越大,旅遊的內循環、大循環基本概念就是這樣一個概念。在發展的過程中,實際上我們追求後工業化的發展,因爲我們現在還是處在工業化後期的發展格局之中,關鍵是我們現在思路大體上還是一個工業化的思路,但是我們面對的消費、面對的需求已經是後工業化的需求了,這裡面就形成一個落差,如果我們能夠追蹤後工業化的發展就有希望。

第二,要素的變化。

旅遊要素可以分成三類。一類是運營要素,一類是發展要素,一類是環境要素

在旅遊發展的不同階段,這些要素的權重在變化、結構也在變化,在發展初期運營要素第一,可是現在很多人的思路還陷在初期,很多招商引資還是追求這些東西;到了中期發展,要素第一,這些發展要素我們能不能完善化?旅遊也有營商環境問題,這裡面的根本就是發展要素的完善;到了後期,環境要素越來越突出,這意味着政府在其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所以對應發展態勢優化要素結構,這是我們下一步中國旅遊業普遍需要回答的問題。

從地方來說也是、企業來說也是,要素結構是不是優化了?前些年的追求是運營要素結構的完整,現在已經不是這個了,現在的要求是運營要素結構的優化,達不到優化有長有短就必有一堆企業虧損,一直到現在爲止我就很奇怪,我剛進旅遊的時候聽到好幾個說法,1980年旅遊投資見效快、效益高、創惠多,我後來進了旅遊這個說法不對,這是短缺經濟時代旅行社的現象,這怎麼能夠變成旅遊業的東西?到後來我發現,旅遊業長線投資長線回報,整個行業投資效益來說從來沒好過,也不能說從來沒好過,80年代到90年代上半期這一段還可以,大體上1996年以後旅遊效益就沒好過,沒有人關注,但是很多跨界經營藉助我們旅遊賺了很多錢,因爲他看明白了,我們自己反而看不明白,所以就需要我們抓機遇、謀發展,這裡面的根本問題就是賦能消費。

對於消費者來說,體能增長、技能增加、智能豐富,中國人不會玩,現在要追求好玩、玩好,所以就有教育賦能、技術賦能、時間賦能、環境賦能、文化賦能等等,沒有這些賦能我們總說消費者的水平不能提升,因爲我們沒有這個教育,歐美這些國家從小就有養成教育,每個人都在玩運動項目、每個人都玩樂器,這是人家的傳統,我們有嗎?我們就逼着孩子考高分,現在來看,這一系列的賦能也是我們現在全面發展的短板。

第三,抓住機遇,觸底反彈。

一、現在從世界範圍來看民衆恐懼,希望不要恐慌,中國恐慌恐懼都過去了,希望中國不要鬆懈,現在政府部門高度警惕,老百姓已經完全鬆懈了。

二、旅遊已經大傷元氣,從消費來說也在傷元氣,需要針對性的研究。

三、常疫情之下的反彈應當是一個過程,我不太贊同今年五一瘋狂、報復性消費、爆炸性增長都來了,旺丁不旺財這叫報復性消費嗎?這種統計有很大問題,我們就不管了,但是我說形勢不宜樂觀。

四、從企業來說,一安全二健康三質量四創新,這是基礎,但是這些都需要成本,我從來不贊同優質低價,因爲這違背了規律,從疫情開始我就擔心恢復階段的惡性低價競爭,現在來看一團亂象,惡性低價競爭看到的不多,我倒看到了惡性漲價,尤其今年五一,這漲瘋了,這幹什麼呢?這是殺雞取卵,就是大家對這個市場缺乏信心,實際上反映的是這個問題。只爲了眼前的人氣怎麼保持長遠?

五、此次能扛得住的企業有一堆因素,我就說說藍海御華,我跟張董事長聊了一下,我說去年損失了多少?他說去年爲了穩定隊伍補貼了5個億,他們300個部門經理都提出來不領工資,不領工資怎麼能行?違背市場規律。他們這一步撐住了,今年超過了2019年,我擔心的也就是五一一把,五一之後也持續了,一是人才戰略、二是技術戰略、三是機制戰略,這三個戰略使得這個2萬多的企業集團這麼大的困難下挺下來了,所以成必有成的原因、敗必有敗的理由。

說到底,2020年我們熬下來了,2021年活下去,我對今年的形勢沒有那麼樂觀,我說的這些局部還沒有發生,誰能保證?2022年活下來,我希望能走到這一步,生存第一,先說溫飽,然後談發展,我們熬有熬的方法,熬有熬的精神,說到底就是凝神聚氣。

休閒度假是一種生態,是一種社會生態、是一種消費生態,它也是一種社會現象,反過來倒是產生了一點,由於傳統的旅遊走不下去了,現在大家都開始重視休閒度假了,這是好事,也是我們的機遇,我也希望我們抓住這個機遇來謀求一個新的發展,這個發展不是說要增長多少,而是至少我能活下來,其次能夠不斷的提升,我們的目的是要提高人民羣衆的生活品質,讓大家有更大的幸福感。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