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與中國競爭 美貿易代表:產業政策將與貿易政策相輔相成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個人推特)

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週五(7日)在一個講話中爲拜登政府的產業政策進行了辯護。她說,在傳統的貿易工具和多邊貿易體系未能解決像中國採取的那些扭曲貿易的做法的情況下,拜登政府有必要對過去的貿易手法進行調整,而產業政策是這種再平衡努力的一部分。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大使7日在自由派智庫羅斯福研究所(Roosevelt Institute)舉行的一個有關產業政策的研討會上發表講話時,提到了過去40年來以貿易自由化和取消關稅爲標誌的傳統貿易方式帶來的巨大成本,即財富的集中、脆弱的供應鏈、去工業化、離岸外包和製造業社區的消失。

戴琪表示,「與此同時,我們經歷了中國20多年來大規模實施的不透明、國家指導的產業主導政策」,「傳統的貿易工具和多邊貿易體制未能解決這些扭曲現象,市場甚至對它們做出了回報。這些政策的全球影響深刻地限制了在我們這樣的開放市場和自由社會中的工人和產業的繁榮甚至生存的能力。」

中國爲實現「製造強國」戰略而在2015年公佈了《中國製造2025》的計劃。美國認爲,中國通過政府補貼支持製造業不符合市場做法。川普政府時期,美國開始對中國的進口產品加徵關稅。

拜登總統上任後維持了這些關稅。儘管美國國內,包括拜登政府內部,也有要求取消某些關稅的呼聲,但戴琪大使最近明確表示,在中國選擇讓其經濟更像美國那樣運行並遵守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之前,美國將維持現有的對華關稅。

在貿易政策方面,戴琪說,美國需要一些新的做法。「我們需要更新腳本,讓更多的人蔘與進來,這樣更多的人從更大的一塊蛋糕中分得一份。我們需要解決氣候危機。我們需要對工人和工薪家庭——普通民衆提供支持。我們需要持久的貿易政策,幫助我們重建與社區之間的信任,重建對全球經濟公平性的信心。」

戴琪指出,與此同時,拜登政府對美國國內進行了歷史性的投資,包括通過了《降低通貨膨脹法案》和《晶片與科學法案》等立法,並通過行政措施對供應鏈的彈性進行審視並動用《國防生產法案》等。

長期以來,美國政府雖然一直會推出某些政策,對某些研究或產業發展給予支持,但是並不明確使用「產業政策」這個名詞,而且一直批評中國政府的「產業政策」扭曲市場。

隨着美中競爭加劇,在美國兩黨有越來越的人士呼籲採用「全政府式」方法應對中國共產黨威權式政府帶來的挑戰。在一向強調自由市場經濟的共和黨人中間,來自佛羅里達州的聯邦參議員馬可·魯比奧(Marco Rubio)在2019年就公開呼籲,面對中國的崛起,美國也需要制定「產業政策」。

戴琪在7日的講話中承認,這種對產業政策的新關注在美國國內外引發了一些批評,即這種做法將導致全球經濟退化到一種自然狀態——強權即公理以及最發達的一些經濟體正在走向一個各國只照顧自己的世界。

她說,這並不是拜登政府的願景。「當我在七國集團、東協、20國集團和其他接觸中與我的同行會面時,我聽到了很多關於承認關鍵的國內經濟優先事項的貿易規則和實踐的必要性。我還聽到需要共同努力的呼聲,這樣我們共同建設一個更美好的未來,使我們所有公民的生活得到改善」,「我們認爲,要實現這一目標,產業政策和貿易政策必須相輔相成。」

戴琪還說,爲了與中國和其他國家競爭,美國必須對本國的基礎設施進行更多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