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通道|全國政協委員周清:讓惡性腫瘤成爲在家門口醫院診治的慢性病

3月11日下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採訪活動開啓。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人民醫院腫瘤醫院院長周清回答了記者提問。作爲來自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周清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實踐。

周清講述了一名患者的故事,來自河北省一個縣城的張奶奶今年80多歲了,3年前確診了肺癌晚期,她的孫女李女士千里迢迢帶她到廣州看病,經過治療後張奶奶的病情穩定了。後來李女士意識到奶奶的治療方案完全可以在家鄉的基層醫院實現,於是把奶奶帶回家鄉繼續治療。“如今3年過去了,張奶奶的病情仍然穩定。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也是衆多異地求醫患者苦與樂的縮影。”周清表示。

惡性腫瘤是一個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大病。數據顯示,我國農村每年新發惡性腫瘤的數量佔到全國每年新發惡性腫瘤數量的40%,也就是說基層腫瘤防治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隨着科學的進步,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期顯著延長,惡性腫瘤已經成爲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病。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人民羣衆的身體健康,發佈了一系列重要文件,落實分級診療制度,推進規範化抗腫瘤診療。國家衛健委也啓動了“千縣工程”,就是爲了加速推進縣域腫瘤中心的建設,普及早診早篩,實現惡性腫瘤的規範化、標準化、同質化治療。

周清表示相信在未來,隨着規範化分級診療制度進一步推進,隨着“千縣工程”進一步落地,一定會在更大範圍內實現“讓惡性腫瘤成爲在家門口醫院診治的慢性病”。

紅星新聞記者 付垚 實習生 李逸凡

責編 官莉 編輯 彭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