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股》大宇資董座:22億元要賣股權及IP 難度頗高

針對大宇資(6111)擬處置剩餘北京軟星股份處分或長期授權「仙劍奇俠傳」IP,董事長塗俊光表示,「仙劍」從單機版第一代後,後面不管開發手遊或單機版,都是大陸在開發,但審查卻受版號限制,遊戲遲遲無上市,導致IP知名度弱化。因此,採取長期單一授權或賣給大陸廠商是不錯方式,大多數大股東也同意,靜待今年股東會通過。只是因爲價格不能低於22億元臺幣,授權範圍受限於大陸地區,塗俊光坦言「難度頗高」。

大宇資本週宣佈處置旗下北京軟星49%、仙劍奇俠傳IP(大陸地區)或以將仙劍IP大陸地區以長期獨家授權方式授權予第三方,預計交易價格總價不低於新臺幣22億元,提請股東會朝兩個方向進行處置。

北京軟星目前都是虧損,「仙劍7」發行後北軟沒新項目上海軟星「九野成績不是很理想,需要調整,北軟和上軟每年虧損約臺幣1億元以上,也讓大宇資佈局有新的想法。

在IP部分,大宇資旗下有很多IP,選擇「仙劍」是臺灣大宇資20多年來沒開發過「仙劍」產品,從1995年在臺灣開發第一代後,後面到「仙劍7」都是大陸開發,但大陸官方卻以外版看待,遊戲都無法順利取版號上市。而面對大陸市場許多新IP上來,「仙劍」邁入老化凋零。

塗俊光認爲,賣斷跟長期授權都是不錯選項,大陸廠商通常投入IP開發相較於大宇資會有更多資金,加上是大陸廠商自己開發的遊戲,可以作爲內版審批申請,突破外版限制,加快遊戲上市速度,對遊戲發展是正面。另一方面,海外地區權利還是在大宇資,出大陸市場後,大宇資還是有機會拿到授權金或者代理髮行機會。

目前的確有買家接洽,但根據鑑價報告結果出售股權跟取得IP合計要22億元以上,相當大宇資市值的53%,雖然可以分拆銷售,授權限制及金額的確會讓買家考慮。但如果兩者都順利處分,處分金額上看17億元,接近3個資本額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