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節百牛盛況 地方盼延續
雲林縣北港鎮地方文史工作者蒐集早年北港牛墟照片,着手規畫「牛墟文化節」。(讀者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雲林縣北港鎮「北港溪人文關懷協會」曾於2003年在北港牛墟舉辦「牛墟文化節」,當時曾找來近百頭牛,重現早年牛墟的盛況,轟動一時。針對牛年的到來,協會有意再度舉辦,希望雲林縣政府等相關單位協助,延續日益消失的牛墟文化。
2003年「牛墟文化節」從全臺各地找來90餘頭牛,並規畫「雲林舞集,牛墟故事」、「看誰最牛,拉力競賽」、「牛的裝置藝術」、「牛墟中古市場」等10餘項活動,重現早年北港牛墟情境,吸引數千人前來,盛況空前,但因礙於經費,無法持續辦理。
北港溪人文關懷協會創會理事長蘇健榮表示,當時的雲林縣政府文化局長林日揚全力支持辦理「牛墟文化節」,至今仍爲人津津樂道,但後來相關單位並沒有計劃延續,導致牛墟文化日益沒落消失,非常可惜。
蘇健榮說,目前的北港牛墟屬於傳統懷舊早市,有必要注入新活力與新元素,例如配合3日一市的牛墟日,每逢星期假日擴大牛墟市集活動,並邀請街頭藝人、年輕團體進駐,吸引朝天宮每年6、700萬人次遊客造訪。
北港牛墟約早上6點開市,至中午左右散市,蘇健榮認爲,可以轉型爲全天性的特色文化觀光市集,結合周邊的北港觀光大橋、水道頭文化園區,再規畫跳蚤市場、親水與親子空間,打造一處大衆化的遊憩場域。
蘇健榮強調,目前全臺的牛隻數愈來愈少,加上農耕機械化,牛隻老了只能等着被屠宰,運氣好則送到「老牛之家」安享餘年,若相關單位再忽視牛墟的經營,記錄臺灣農村發展的「牛的文化」,恐將成爲絕響。